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晶晶 1 ; 李旭鹏 2 ; 薛倩 2 ; 曹宝祥 2 ; 栾生 2 ; 罗坤 2 ; 隋娟 2 ; 代平 2 ; 曹家旺 2 ; 谭建 2 ; 陈宝龙 2 ; 傅强 2 ; 孔杰 2 ; 高焕 1 ; 孟宪红 2 ;
作者机构: 1.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TRAP;表达水平;SNP;DNA甲基化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易位子相关蛋白α亚基(translocon-associatedproteinalpha,TRAPα)基因特征及其在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WSSV)中的作用。通过PCR和Sanger测序技术,获得凡纳滨对虾TRAPα的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Lv-trapα,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eal-time PCR分析Lv-trapα基因在健康凡纳滨对虾和感染WSSV不同时间点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鳃、肌肉、眼柄中的Lv-trapα表达水平。同时,利用重亚硫酸氢盐测序技术(bisulfite sequencing PCR, BSP)检测健康凡纳滨对虾和感染WSSV后96 h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中Lv-trapα基因上游DNA序列的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Lv-trapα的ORF全长873 bp,共编码290个氨基酸,预测相对分子质量为32466.4,理论等电点为4.45。多序列比对发现TRAPα蛋白的保守性较高。Lv-trapα DNA序列中有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其中1个SNP位点处于外显子区域且属于错义突变,其余7个SNP位点处于内含子区域。real-time PCR结果显示, Lv-trapα基因在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鳃、肌肉、眼柄中均有表达,且在感染WSSV后显著上调表达(P<0.05)。值得注意的是,在感染WSSV后96 h,体内病毒含量不同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Lv-trapα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高病毒含量组中Lv-trapα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病毒含量组(P<0.05),提示Lv-trapα表达水平和WSSV复制水平存在正相关性。BSP结果显示,Lv-trapα基因上游1个CpG位点(存在于NCBI数据库NW_020872863.1第360336-360337 nt位置)的甲基化水平和Lv-trapα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该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和凡纳滨对虾体内WSSV病毒含量也呈负相关。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凡纳滨对虾抗WSSV的分子机制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 相关文献
[1]Medaka tert produces multiple variants with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during differenti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Rao, Feng,Wang, Tiansu,Li, Mingyou,Li, Zhendong,Hong, Ni,Zhao, Haobin,Yan, Yan,Lu, Wenqing,Chen, Tiansheng,Wang, Weijia,Lim, Menghuat,Yuan, Yongming,Hong, Yunhan,Yan, Yan,Li, Changming,Zhao, Haobin,Liu, Ling,Zeng, Lingbing,Wei, Qiwei,Hong, Yunhan,Guan, Guijun.
[2]人工养殖鲶的TRAP遗传分析. 葛学亮,孙中武,尹洪滨. 2010
[3]罗非鱼TRA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优化设计方案的比较. 马庆男,董在杰,朱文彬,苏胜彦,张宁,袁新华,杨弘. 2013
[4]鱼生长激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白俊杰,马进,简清,李新辉,罗建仁,林文辉,张红军. 2000
[5]急性温度胁迫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吴彪,杨爱国,孙秀俊,刘志鸿,周丽青,宫一震. 2016
[6]虾夷扇贝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基因组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吴彪,杨爱国,董迎辉,郑利兵,刘志鸿,周丽青,孙秀俊,郑言鑫. 2015
[7]基于MethylRAD-Seq技术对仿刺参DNA甲基化图谱的研究. 李玉强,王睿甲,李语丽,孙红振,李仰平,牟闯,吕佳,王师,包振民. 2018
[8]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与其亲本间DNA甲基化的差异分析. 尚慧文,刘志刚,朱华平,高风英,可小丽,卢迈新. 2017
[9]脊椎动物父系基因组主动去甲基化研究进展. 孙冰,谢明树,陈松林,赵文. 2013
[10]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子代的MSAP分析. 于涛,杨爱国,吴彪,周丽青. 2010
[11]盐碱水环境对脊尾白虾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秦桢,李吉涛,李明栋,王佳佳,葛倩倩,刘萍,李健. 2022
[12]金乌贼生长期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 何暮春,张金勇,刘长琳,项子龙,柳淑芳,庄志猛,薛同明. 2018
[13]野生和"黄海1号"中国明对虾不同组织基因组DNA的MSAP分析. 杜盈,何玉英,李健,刘磊,孙铭,王清印. 2013
[14]刺参响应灿烂弧菌侵染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转录组差异及其关联分析. 李欣容,廖梅杰,李彬,荣小军,畅孟阳,王印庚,于永翔,张正,范瑞用,刘清兵. 2022
[15]不同光照周期下黄鳝不同组织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魏国华,曹哲明,丁炜东,邴旭文. 2015
[16]不同浓度Cd~(2+)对鲤鱼基因组DNA的影响. 曹哲明,杨健. 2010
[17]低温对罗非鱼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朱华平,卢迈新,黄樟翰,高风英,可小丽,刘志刚,李庆勇,刘玉姣. 2013
[18]三疣梭子蟹甲基转移酶2基因克隆及在胚胎、幼体和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蔡影,孟宪亮,刘萍,李健,环朋朋,孙东方. 2018
[19]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其杂交F1的DNA甲基化分析. 李炎璐,陈超,陈建国,翟介明. 2019
[20]对虾工厂化养殖和土池养殖溶解氧消耗研究. Liu Haiying,刘海英,Qu Keming,曲克明,Li Jian.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零鱼粉饲料与高鱼粉饲料饲喂下凡纳对虾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遗传评估
作者:朱相燕;孟宪红;代平;孔杰;栾生;曹家旺;谭建;邢群
关键词:凡纳对虾;饲料效率比;遗传力;遗传相关;基因型与饲料互作
-
凡纳对虾高低繁殖力群体卵巢组织学观察及相关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作者:张建春;孔杰;曹家旺;谭建;代平;孟宪红;罗坤;傅强;陈宝龙;刘东亚;邢群;隋娟;栾生
关键词:凡纳对虾;繁殖;卵巢;组织学;基因;表达模式
-
凡纳滨对虾在低氧环境下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作者:段毓佳;谭建;栾生;罗坤;王宏杰;隋娟;孟宪红;孔杰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低溶解氧;遗传力;组织损伤;选育
-
利用"黄海芯1号"55K SNP芯片评估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组近交水平
作者:刘丹阳;孔杰;王平;陈荣坚;傅强;罗坤;陈宝龙;隋娟;孟宪红;代平;谭建;曹家旺;李旭鹏;康子仪;刘绵宇;强光峰;迟长凤;栾生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黄海芯1号;遗传多样性;连续性纯合片段;基因组近交系数
-
凡纳对虾核心育种群生长和抗WSSV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作者:和怡婧;李旭鹏;栾生;孔杰;曹宝祥;罗坤;谭建;曹家旺;陈宝龙;代平;邢群;刘绵宇;强光峰;刘杨;隋娟;孟宪红
关键词:凡纳对虾;遗传参数;生长;存活;WSSV
-
灭菌和添加益生菌对沉积物菌落数和营养盐通量的影响
作者:张爽;房景辉;曾超;吕富;杨明树;罗坤;梁博
关键词:温度处理;灭菌;益生菌;沉积物
-
海洋鱼类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作者:田彩娟;赖晓芳;何玉英;高焕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海洋鱼类;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