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鲜食糯玉米品种(品系)对粗缩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虎华 1 ; 薛林 1 ; 石明亮 1 ; 程玉静 1 ; 胡加如 1 ; 陈国清 1 ; 郝德荣 1 ; 冒宇翔 1 ; 黄小兰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粗缩病;抗性评价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24 期

页码: 277-28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筛选抗粗缩病的糯玉米种质及糯玉米品种,选用64份糯玉米自交系和江苏沿江地区生产上常用的25个鲜食糯玉米品种连续2年进行粗缩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60%左右的自交系和品种对粗缩病表现为感或高感,且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年份,对粗缩病的抗性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通系5血统的自交系对粗缩病的抗性要优于其他3类种质;2个糯玉米品种田间鉴定对粗缩病达抗性水平。

  • 相关文献

[1]玉米抗粗缩病自交系种质的发掘和遗传多样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薛林,张丹,徐亮,金萌萌,彭长俊,徐辰武. 2011

[2]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生及鲜穗产量的影响. 陆虎华,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薛林,胡加如,陈国清,石明亮,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程玉静. 2013

[3]玉米粗缩病改良新抗源T877的抗性评价. 薛林,陆虎华,彭长俊,孙传星,陈小晖,李波. 2010

[4]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陈香华,付佑胜,熊战之,郭小山,李茹,赵桂东. 2007

[5]不同品种玉米对粗缩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冒宇翔,薛林,陈中锦,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石明亮. 2013

[6]热带玉米种质粗缩病抗性鉴定与种质创新利用. 孟庆长,郑飞,季爱民,陈艳萍,赵文明,孔令杰,张美景,袁建华. 2012

[7]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陈建军,李波,吴雯雯. 2009

[8]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陈艳萍,张彦兵,孟庆长,袁建华. 2006

[9]基于Meta分析构建抗玉米粗缩病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 宝华宾,梁帅强,林峰. 2016

[10]通过调整玉米播期控制粗缩病的发生. 成长庚,赵阳,林付根,程兆榜,周益军. 2001

[11]江苏鲜食糯玉米育种杂种优势群及杂优模式分析. 沈锦根. 2008

[12]沿江地区早熟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筛选. 周根友,刘建,张小忠,徐少安. 2003

[13]鲜食糯玉米带壳预煮去壳速冻加工新技术. 袁春新,唐明霞. 2010

[14]基肥氮、磷、钾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赵浚宇,王鑫,陆大雷,陆卫平. 2014

[15]江苏省鲜食糯玉米品质性状育种分析. 赵文明,孔令杰,陈艳萍,管晓春,陆大雷,袁建华. 2016

[16]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对鲜食糯玉米子粒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王鑫,陆大雷,陆卫平. 2014

[17]国家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陆大雷,孙世贤,陈国清,陆卫平. 2016

[18]鲜食糯玉米育种研究概况. 薛林,印志同,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胡加如. 2006

[19]鲜食糯玉米早春塑盘育苗移栽技术. 王瑞华,陆虎华. 2015

[20]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清汁与籽粒中挥发性成分比较. 沈凌雁,牛丽影,刘春菊,李大婧,宋江峰,刘春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