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志斌 1 ; 田瑞平 2 ; 吴娴 3 ; 王倩 1 ; 唐会会 4 ; 王忠妮 4 ; 龚记熠 1 ; 彭强 4 ; 朱速松 4 ;
作者机构: 1.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3.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特殊香气;香米;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2 年 20 卷 016 期
页码: 5400-54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质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的方法,对4份贵州特色'香禾糯'品系材料('扁龙图糯','大白粘','锈N2禾','融水大糯')与常规香稻'大粒香'(对照)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扁龙图糯'、'大白粘'、'锈N2禾、'融水大糯'与'大粒香'5份材料分别有60、57、56、59和6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相对含量为32.61%~43.81%的烃类和24.67%~47.92%的醛类为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在影响水稻整体气味的关键香味物质分析中,香稻最典型的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仅在'扁龙图糯'和对照'大粒香'两份材料中鉴定出来;醛类关键香味物质壬醛在'锈N2禾'中的含量远高于其他四种;有水果香气的庚醛、戊醛和己醇相对含量均为'大白粘'最高,且不同材料之间差异明显;具有木兰香气的香叶基丙酮这种物质在4份贵州特色香稻中相对含量差异并不明显,但均显著高于对照'大粒香'.结果表明4份贵州特色香稻是区别于常规香稻的特殊香型稻种资源,且彼此的整体气味也不相同,为进一步探究特殊香型产生的原理提供思路.
- 相关文献
[1]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研究菊苣各部位挥发性成分. 程体艳,马凯,范秀章,何静,张振,韩永芬. 2024
[2]电子鼻结合顶空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贵州不同品种辣椒发酵后挥发性成分. 陆宽,王雪雅,孙小静,霍昕,高玉琼,冯发进,杜成兴. 2018
[3]基于SPME/GC-MS联合分析毛尖茶的香气成分. 张小琴,沈强,郑文佳,甘正刚. 2017
[4]荸荠杨梅的挥发油成分分析. 刘涛,龙本文,罗欢,金吉芬,解璞,彭志军. 2014
[5]摊青时间对绿宝石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郑文佳,沈强,牟春林. 2011
[6]八种高盐腌制芥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徐俐,胡伯凯,吴康云,邓英. 2013
[7]贵州扁形绿茶香气成分组成研究. 郑文佳,沈强,郑道芳. 2011
[8]基于HS-SPME/GC-MS定性半定量分析藤茶特征香气. 申东,沈强,潘科,郑文佳. 2010
[9]茶树嫩芽芳香物质不同HS-SPME萃取方式的比较分析. 杨春,郭燕,胡伊然,龚雪,周顺珍. 2015
[10]HS-SPME-GC-MS联用法分析不同通氧发酵加工工艺红茶香气成分. 潘科,冯林,陈娟,杜晓. 2015
[11]不同萃取方法对绿茶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 周顺珍,杨春,郭燕,陈娟,陈正武,龚雪. 2015
[12]炒青绿茶香气品质形成过程中芳香物质的动态变化. 杨春,周雪,莫雪,郭燕,胡伊然,龚雪. 2017
[13]贵州春兰花朵与花苞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 晋宇轩,杜致辉,杨澜,许红娟,陈之林. 2021
[14]食用香料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进展. 王雪雅,陆宽,殷勇,李文馨,孙小静. 2019
[15]HS-SPME-GC-MS分析油梨种子的挥发性成分. 罗立娜,韩树全,范建新,李茂富,马蔚红,王代谷,何凤平. 2020
[16]不同产地金钱蒲叶片和根状茎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魏桂民,王少铭,罗莉斯,李晋华,侯颖辉,冷家归,汪志燚,李德文. 2024
[17]不同品种南瓜发酵特性与品质比较研究. 冉曜琦,李咏富,何扬波,李国林,石彬,罗其琪,穆娇. 2023
[18]香稻苟当3号香味成分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王学良,王忠妮,李祖军,徐海峰,龚记熠,浦选昌,郑桂云,张玉珊,朱速松. 2023
[19]余庆花椒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对红白血病HEL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 黄裕兵,陈菊,潘雄,李艳梅. 2024
[20]鲟鱼传统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评价. 赵凤,许萍,曾诗雨,杨兴.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麦TaPBF3-5D的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邓云颢;李鲁华;徐灵;王忠妮;洪鼎立;邰成江;徐如宏
关键词:ZY96-3;TaPBF3-5D;生物信息学;基因克隆
-
贵州省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作者:唐会会;周维佳;朱速松;裴晓红;吴圣;李敏;靳颖;曾涛;江学海;李祖军;龙武华;彭强;邓茹月;李佳丽
关键词: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种质资源;对策;贵州
-
'苟当3号'水稻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作者:吴朝昕;徐海峰;刘雪薇;李祖军;朱速松
关键词:水稻;苟当3号;叶绿体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稻鱼共作模式下优质稻品种适应性分析
作者:徐海峰;张大双;唐会会;吴健强;龙江辉;朱速松
关键词:稻鱼共作;水稻品种;米质;农艺性状;产量
-
基于50K液相芯片分析贵州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
作者:吴娴;王倩;吴朝昕;阙涛;吴钱蓉;龙武华;彭强;朱速松
关键词:香稻;遗传多样性;液相芯片
-
不同育秧方式对黔优35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柏原;李祖军;曾涛;龙毅;龙武华;朱速松;黄仁权;陶光耀;苏跃
关键词:米粉专用稻;育秧方式;农艺性状;产量
-
水稻叶绿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自然变异分析
作者:姜雪;龙武华;李祖军;唐会会;吴朝昕;张习春;吴娴;朱速松
关键词:水稻;叶绿素;基因;自然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