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培条件下花生品种铁素吸收/活化能力鉴定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静 1 ; 骆璐 1 ; 刘风珍 1 ; 贾红霞 1 ; 刘娟 2 ; 谭震 1 ; 张昆 1 ; 万勇善 1 ;

作者机构: 1.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花生;铁;水培;吸收;活化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411-4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快速鉴定不同花生品种铁素吸收、活化能力的方法,以耐缺铁花生品种农大818、鲁花11、山花11号,铁敏感花生品种鲁花12、ICG6848、白沙1016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以缺铁营养液培养花生幼苗,观察并记录在缺铁环境中幼苗新叶黄化时间;待幼苗新叶全部黄化后恢复供铁,分别以20μmol/L Fe SO4处理2 d/4 d,25μmol/L Fe SO4处理2 d/3 d,30μmol/L Fe SO4处理1 d/2 d/4 d,通过测定叶绿素值增加量(ΔSPAD)、干物重、铁吸收量等指标以鉴定花生铁素吸收能力;以25μmol/L Fe2(SO43处理2 d/4 d,30μmol/L Fe2(SO43处理2 d/3 d,35μmol/L Fe2(SO43处理1 d/2 d/4 d以鉴定花生铁素活化能力。结果表明,所有花生品种的幼苗在缺铁处理第10 d均出现了黄化现象,此时用25μmol/L Fe SO4恢复供铁处理2 d后,耐缺铁品种和铁敏感品种间ΔSPAD、单株铁吸收量差异显著;用30μmol/L Fe2(SO43处理2 d后,耐缺铁品种和铁敏感品种间ΔSPAD、单株铁活化量也有显著差异。因此可在缺铁黄化后补充25μmol/L Fe SO4或30μmol/L Fe2(SO43,用处理2 d时花生幼苗ΔSPAD、单株铁吸收量或单株活化量作为评价花生铁素吸收/活化能力的指标。

  • 相关文献

[1]喷施不同有机酸与铁复混制剂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索炎炎,张翔,毛家伟,李国平,杨稚娟,赵丽君. 2013

[2]施硫对花生产质量和硫吸收利用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毛家伟,李亮,余琼,李国平,余辉. 2020

[3]不同花生品种氮磷钾钙硫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差异.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李亮,李亚飞,余琼,邱岭军,余辉. 2021

[4]潮土区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对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差异.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余琼,毛家伟,李亮,王亚宁,李国平,余辉. 2017

[5]砂姜黑土区不同花生品种对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差异.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毛家伟,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7

[6]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硒的活化效应研究. 王兆双,王典,李洪亮,郭芳阳,闫小毛,吴照辉,刘巧真,韩会阁,涂书新. 2018

[7]低磷胁迫对小麦镉吸收的影响. 贾睿琪,郭子昂,姚晨,李璞,腊贵晓,陆夏梓,郭虹妤,李烜桢. 2022

[8]河南省油菜产区土壤中微量元素及有机质状况分析. 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曹金华,文雁成,黄绍敏. 2011

[9]常见微量矿物元素对肉品质的影响. 何若方,李绍钰,金海涛,王琳燚,闫明田. 2008

[10]农艺措施调控烤烟营养吸收利用的研究进展. 左伟标,洪天龙,高远,郭芳阳,鲁松霖,叶谌睿,安银立,毕乐乐,王永齐,柏永超. 2020

[11]不同玉米品种镉积累及运移差异性研究. 张彪,段恩忠,师振亚,程海宽,周志云,周振,孙晓雪,苗丽娟,杨素勤. 2017

[12]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灌浆期籽粒氮、锌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张盼盼,乔江方,李川,张美微,穆蔚林,郭涵潇,岑俊娟. 2024

[13]低钾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甜瓜产量、品质及钾素吸收利用差异分析. 康利允,李晓慧,高宁宁,梁慎,李海伦,王慧颖,常高正,徐小利,赵卫星. 2022

[14]铅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烟草铅吸收、运转及积累的影响. 文晓阳,饶巍,李春萍,覃德华,郭芳阳,王慧,董昆乐,杨瑞辉,陈明灿. 2022

[15]海藻酸钠寡糖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镉吸收分布的影响. 张运红,杜君,和爱玲,孙克刚,郑春风,杨焕焕,丁华. 2017

[16]叶施~(15)N-尿素增加棉花苗期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董合林,李鹏程,刘敬然,刘爱忠,王晓茹,杜军,李亚兵. 2014

[17]2001-2013年我国花生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变化规律. 秦利,刘华,张忠信,韩锁义. 2013

[18]花生耐旱机理及耐旱性的调控研究. 董文召. 2004

[19]小麦和花生利用磷形态差异的研究. 寇长林,王秋杰,张福锁,任丽轩. 1999

[20]河南省优质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董晓红,董文召.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