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型肥料在稻-油轮作制中的施用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熊又升 1 ; 熊汉锋 2 ; 谢媛园 1 ; 樊红霞 3 ; 徐小羽 4 ; 刘喻 4 ; 周剑雄 1 ; 刘威 1 ; 王时秋 3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2.鄂州职业大学

3.湖北省咸安区农业农村局

4.湖北省通城县农业农村局

关键词: 新型肥料;水稻(Oryza sativa L.);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产量;养分吸收量;养分利用率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69-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索轮作周期中不同肥料高效施用技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不施肥(T1)、常规化肥(T2)、缓控释肥(T3)、稳定性肥料(T4)、BB肥(T5)和在T2的基础上增施生物有机肥(T6)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施用对稻(Oryza sativa L.)-油(Brassica campestris L.)轮作制度下作物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和在常规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均可提高水稻和油菜及周年产量,大部分轮作年份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肥料处理均能提高稻-油轮作水稻季、油菜季及周年作物氮、磷、钾的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其中以T6处理效果最好,氮、磷、钾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T3处理效果次之,除油菜季磷吸收量外,其他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湖北省稻-油轮作制中施用缓控释肥和增施生物有机肥效果较好,施用BB肥和稳定性肥料的效果略差。

  • 相关文献

[1]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的探究. 熊又升,熊汉锋,邵一平,徐祥玉,徐大兵. 2016

[2]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湖北中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刘东海,陈云峰,李双来,乔艳,张智,胡诚. 2019

[3]优化施肥对鄂西高山萝卜-甘蓝轮作体系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周剑雄,田威,赵书军,徐大兵,韩伟,陈细桂. 2023

[4]湖北省稻虾共作典型区域水稻施肥现状评价. 彭成林,袁家富,马朝红,杨小红,佀国涵,李金华,刘威,谢媛园. 2021

[5]稻米蛋白质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杜雪树,李进波,夏明元,戚华雄. 2020

[6]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N418S的选育. 刘凯,胡刚,李培德,陈俊孝,陈志军,杨国才,周雷,李三和,韩瑞娟,游艾青. 2020

[7]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杨大兵,夏明元,戚华雄. 2022

[8]稻米整精米率研究进展. 杜雪树,李进波,夏明元,万丙良,戚华雄. 2021

[9]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小麦轮作制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刘冬碧,夏贤格,范先鹏,杨利,张富林,夏颖,熊桂云,吴茂前. 2017

[10]氮、磷、钾对萝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魏明吉,汪李平,梅时勇. 2004

[11]34.5%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防除移栽稻田杂草效果. 朱文达,张宏军,汪品三,王晶,熊焱. 2012

[12]中国杂交稻在马达加斯加产量成因性状分析. 蔡海亚,刘国湘,游艾青,徐得泽,周雷,符友知,张兴中,焦春海. 2016

[13]不同施氮量对柑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郭红艳,庄光泉,杨利,袁迎春,周林. 2015

[14]水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调控与钾肥替代试验. 郑霞,孙玉海,王关林,刘东,苏章锋,潘久四,孙世清,丁亨虎. 2017

[15]茯苓旱田栽培技术研究. 刘振武,郑威,肖亚,夏钊,张利迁,程炼. 2007

[16]乙氧磺隆防除水稻直播田鸭舌草和莎草的效果. 朱文达,李玮,吴红渠,陈耕. 2012

[17]氮、磷、钾对萝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魏明吉,汪李平,梅时勇. 2004

[18]机械插秧密度对水稻广两优5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记安,谢春甫,刘长兵,王伟刚,乐菊,汪新胜,罗珍美,程建平,游艾青. 2014

[19]四种土壤处理除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的效果. 朱文达,张宏军,李林,霍丽岩. 2011

[20]多虫复合为害对棉花产量值影响途径研究. 王瑞琪,张仕福.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