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佀国涵 1 ; 朱秀秀 1 ; 彭成林 1 ; 袁家富 1 ; 赵书军 1 ; 徐大兵 1 ; 谢媛圆 1 ; 周剑雄 1 ; 杨小红 2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国家土壤质量洪山观测实验站
2.潜江市农技推广中心
关键词: 稻虾共作模式;克氏原螯虾;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590-5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数量、稳定性以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始于201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冬泡无秸秆还田(W)、冬泡+秸秆还田(WS)和冬泡+秸秆还田+养虾(WSC)3个处理,采集各处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1~2 mm粒级为主,在冬泡条件下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2 mm团聚体比例、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贡献率,且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相对于冬泡+秸秆还田处理,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土壤>2 mm和>1~2 mm团聚体比例显著提高了19.8%和6.5%,而0.053~0.25 mm团聚体比例则显著下降了9.2%,且>0.25 mm的团聚体数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分别提高了7.8%、20.6%和37.5%。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较冬泡+秸秆还田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6.2%、34.0%和23.1%,且显著提高了<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研究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养殖促进了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增强了团聚体稳定性,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含量,尤其提高了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提升了土壤固碳能力。
- 相关文献
[1]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佀国涵,袁家富,彭成林,赵书军,贾平安,何节红,谢雪萍,刘荣. 2019
[2]稻虾共作模式氮和磷循环特征及平衡状况. 佀国涵,袁家富,彭成林,夏贤格,程建平,徐祥玉,贾平安,谢媛圆,周剑雄. 2019
[3]稻虾共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佀国涵,彭成林,袁家富,夏贤格,程建平,徐祥玉,贾平安,谢媛圆,周剑雄. 2021
[4]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对不同施氮量下直播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彭成林,袁家富,贾平安,佀国涵,徐祥玉,赵书军,李金华. 2020
[5]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提高稻田土壤生物肥力的机理. 佀国涵,袁家富,彭成林,赵书军,徐大兵,喻永冰,谢媛圆,周剑雄. 2020
[6]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朱秀秀,彭成林,佀国涵,沙爱华,袁家富,赵书军,徐大兵. 2021
[7]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直播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彭成林,佀国涵,赵书军,袁家富,吕洪九,徐祥玉,徐大兵,谢媛圆,周剑雄. 2023
[8]稻虾共作模式对涝渍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佀国涵,彭成林,徐祥玉,徐大兵,袁家富,李金华. 2017
[9]超高压与热烫预处理对克氏原螯虾肉冻藏品质的影响. 石钢鹏,周俊鹏,章蔚,熊光权,石柳,吴文锦,李新,乔宇,丁安子,廖李,汪兰. 2020
[10]克氏原螯虾不同可食部位风味成分分析. 周明珠,熊光权,乔宇,汪超,汪兰,吴文锦,李新,石柳,丁安子,黎彩. 2020
[11]夏季克氏原螯虾虾肉和虾壳基本性质研究. 吴伟伦,夏雨婷,石钢鹏,汪兰,乔宇,康峻,石柳,吴茜. 2023
[12]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mRNA组织分布特性研究. 李艳和,王永杰,杨克礼,陈宇,佘磊. 2011
[13]熟制方式对克氏原螯虾剥壳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谌玲薇,邱文兴,刘煊,谭宏渊,乔宇,汪超. 2024
[14]不同清洗方式下克氏原螯虾肉细菌群落及理化性质的变化. 谌玲薇,邱文兴,杜柳,熊光权,乔宇,汪超,汪兰,黎彩. 2023
[15]不同规格及性别的克氏原螯虾各部位营养分析及评价. 黄国威,佘敏,周际松,熊光权,白婵,邱亮,杨俊松,廖涛. 2023
[16]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特征分析与评价. 胡西洲,刘亚琴,刘骞,张仙,彭西甜,周有祥,孙继成,彭立军. 2024
[17]两种豆科绿肥对克氏原鳌虾生长及虾肉品质的影响. 汪兰,吴伟伦,石柳,佀国涵,袁家富,赵书军,彭成林. 2023
[18]生长环境对克氏原螯虾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李雪红,李述刚,石钢鹏,罗小莹,康峻,苏静,汪兰. 2021
[19]不同捕捞月份和规格克氏原螯虾品质比较. 石钢鹏,高天麒,阙凤,汪超,乔宇,石柳,吴文锦,于巍,丁安子,李新,廖李,熊光权,汪兰. 2022
[20]电子束辐照后即食小龙虾贮藏品质的变化. 谌玲薇,杜柳,占智敏,刘栋银,熊光权,乔宇,汪超,汪兰.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分优化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作者:彭成林;赵书军;佀国涵;朱秀秀;牛鑫泽;袁家富;徐大兵;刘威;周剑雄
关键词:稻虾共作;水分优化管理;土壤还原性物质
-
小龙虾扰动下水稻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和表面结构变化特征
作者:彭成林;徐大兵;周勇;佀国涵;赵书军;刘威;周剑雄
关键词:稻虾共作;秸秆还田;腐解;养分释放;表面微观结构
-
烤烟生产投入间接碳排放分析-以湖北省恩施州烟区为例
作者:贾明军;申国明;夏鹏亮;黄勇;文涛;向修志;彭五星;徐祥玉;周剑雄;先开远;高林
关键词:恩施;烤烟;生产投入;碳排放系数;间接碳排放
-
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WH07对潜育化水稻土的改良效果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王麒;李奎;彭成林;罗治华;陈涛;易菊平;龚艳;胡洪涛
关键词:潜育化稻田;土壤改良;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还原性物质;氧化还原电位;氮循环功能基因;土壤微生态
-
农业碳排放研究进展及烟草农业碳计量研究展望
作者:贾明军;夏鹏亮;黄勇;文涛;向修志;彭五星;徐祥玉;周剑雄;申国明;高林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碳排放效率;碳计量;碳排放交易;烟草
-
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直播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彭成林;佀国涵;赵书军;袁家富;吕洪九;徐祥玉;徐大兵;谢媛圆;周剑雄
关键词:稻虾共作模式;氮肥运筹;直播稻;养分吸收;产量
-
新型肥料在稻-油轮作制中的施用效果
作者:熊又升;熊汉锋;谢媛园;樊红霞;徐小羽;刘喻;周剑雄;刘威;王时秋
关键词:新型肥料;水稻(Oryza sativa L.);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产量;养分吸收量;养分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