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麒 1 ; 李奎 1 ; 彭成林 2 ; 罗治华 1 ; 陈涛 1 ; 易菊平 1 ; 龚艳 1 ; 胡洪涛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关键词: 潜育化稻田;土壤改良;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还原性物质;氧化还原电位;氮循环功能基因;土壤微生态
期刊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421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169-1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潜育化稻田微生物改良技术,采用MWMM(modified wolfe’s mineral medium)培养基富集微好氧FeOB,结合16S rRNA测序等技术鉴定菌株种类,分别采用100 mL 106 (T1)、107 (T2)、108 (T3) CFU/mL菌株发酵液处理潜育化水稻土,评价菌株对潜育化水稻土壤的还原性物质、土壤养分、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和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并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价该菌株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显示:筛选到的对Fe2+具有较强氧化作用的FeOB为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WH07(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 WH07);相比于CK,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显著提高(P<0.05),并由负电位转为正电位;T1、T2、T3处理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分别减少26.47%、41.53%、53.19%,亚铁含量分别减少0.37%、21.50%、50.09%,亚锰含量分别减少7.84%、21.57%、37.25%。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5.50%、27.38%、48.90%(P<0.05),速效磷分别显著增加12.52%、17.34%、27.38%(P<0.05),速效钾分别显著增加11.56%、17.20%、19.34%(P<0.05),有机质分别显著增加8.66%、22.22%、45.05%(P<0.05),pH显著分别增加3.40%、8.94%、16.99%(P<0.05)。土壤AOAamoA基因丰度分别增加11.94%、14.68%、33.83%,nosZ基因丰度分别增加42.97%、75.78%、118.75%,nifH基因丰度分别增加38.29%、51.05%、216.13%,UreC基因丰度分别增加16.74%、54.51%、60.94%。水稻株高分别增加5.44%、10.98%、36.00%,叶龄分别增加10.21%、23.42%、36.94%,鲜质量增加分别12.61%、22.52%、28.38%,白根数分别增加10.14%、32.92%、46.81%。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Chao1和Shannon指数相比于CK均显著降低(P<0.05)。门水平上相对丰度前10的土壤细菌中,有8个显著下调(P<0.05),如Proteobacteria等、2个(Bacteroidetes和Firmicutes)显著上调。在相对丰度前50的属中,3个处理分别有20、19、22个属显著上调(P<0.05),包括Macellibacteroides等6个FeOB;25个属在3个处理中均显著下调(P<0.05),包括MBNT15等4个铁还原菌。调控网络分析显示菌株WH07潜在地与FeOB协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最终促进了秧苗生长。结果表明,应用菌株WH07显著改善了潜育化水稻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 相关文献
[1]石灰与秸秆配施对冷浸田水稻产量与土壤特性的影响. 侯文峰,李小坤,王思潮,汪金平,徐祥玉,熊又升,丛日环. 2015
[2]生物炭复配天然矿物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傅玺豪,朱建强,范先鹏,张志毅,何绍华,倪承凡,吴茂前. 2023
[3]秸秆腐熟剂对稻麦轮作区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胡洪涛,曹春霞,闵勇,张舒,夏贤格,汪本福,张佑宏. 2018
[4]不同措施对冷浸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张赓,李小坤,鲁剑巍,汪金平,熊又升,吴礼树,任涛,张智. 2014
[5]起垄和施肥对冷浸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 徐祥玉,张志毅,王娟,熊又升,袁家富,王时秋. 2013
[6]蛋白多肽对强酸化土壤的改良效应. 王士林,王铁军,吴红红,刘紫薇,李丹丹,姚伦广,范先鹏,汪华,汤行春,李亚东. 2020
[7]土壤改良措施对土壤微生态和西瓜苗期枯萎病防治的影响. 陈子彪,易丽聪,李庆柯,周伟,王运强,伍娜,焦春海,肖波,戴照义. 2023
[8]棕红壤地区冲垅冷浸田的改造技术及效果. 龙成凤,姚其华,范先鹏,杨利,赵书军. 1997
[9]粉煤灰在土壤改良和污染治理中研究进展. 王娟,熊又升,张志毅,袁家富,徐祥玉,彭成林. 2012
[10]根瘤菌剂拌种和土壤条件对绿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莉,万正煌,仲建锋,陈宏伟,伍广洪. 2011
[11]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低产黄泥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陈云峰,乔艳,伍德春,孙斌,李双来. 2016
[12]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低产黄泥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陈云峰,乔艳,伍德春,孙斌,李双来.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分优化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作者:彭成林;赵书军;佀国涵;朱秀秀;牛鑫泽;袁家富;徐大兵;刘威;周剑雄
关键词:稻虾共作;水分优化管理;土壤还原性物质
-
小龙虾扰动下水稻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和表面结构变化特征
作者:彭成林;徐大兵;周勇;佀国涵;赵书军;刘威;周剑雄
关键词:稻虾共作;秸秆还田;腐解;养分释放;表面微观结构
-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JJYY防控土传病害效果评价及其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抗菌成分鉴定
作者:王麒;许婧霞;张亚妮;孙婧;张升潮;王腊;冯作山;易菊平;杨亚珍;胡洪涛
关键词:贝莱斯芽孢杆菌;土传病害;青枯病;抗菌活性;反相制备液相色谱;质谱
-
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特征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作者:佀国涵;朱秀秀;彭成林;袁家富;赵书军;徐大兵;谢媛圆;周剑雄;杨小红
关键词:稻虾共作模式;克氏原螯虾;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
-
湖北襄阳地区水稻落粒、杆枯等不正常生长现象的解析
作者:杨小林;薛敏峰;张舒;李进波;吕亮;常向前;张佑宏;龚艳
关键词:襄阳麦茬稻区;水稻;自留种;自落粒;穗腐病
-
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直播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彭成林;佀国涵;赵书军;袁家富;吕洪九;徐祥玉;徐大兵;谢媛圆;周剑雄
关键词:稻虾共作模式;氮肥运筹;直播稻;养分吸收;产量
-
氮肥优化对凤头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徐大兵;周剑雄;胡洪涛;朱凤娟;袁家富;赵书军
关键词:施氮量;凤头姜;专用肥;缓释肥;肥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