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椰子萌发过程中吸器内含物的变化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静 1 ; 王仁才 2 ; 杨耀东 2 ; 吴翼 2 ; 范海阔 2 ; 弓淑芳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热带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热带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热带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关键词: 椰子;吸器;萌发;SOD活性;POD活性;多酚含量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2163-21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椰子萌芽过程中吸器内含物的变化规律,为提高椰子种果发芽率及促进椰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新鲜成熟的本地高种和红矮椰子吸器发育过程中椰果的果实重量、纵横径、水含量、椰肉厚度及吸器重量和纵横径,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并分析本地高种椰子吸器萌发过程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和多酚含量等各组变化情况。【结果】椰果内的液态胚乳随着椰子吸器发育过程中体积与重量的增大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被吸收,白色硬质状椰肉逐渐被吸收软化且变褐色;多酚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减少,SOD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内含物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多酚含量与S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OD活性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新鲜成熟椰果的吸器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SOD、POD活性及多酚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用作繁殖材料可获得较佳的育苗效果。

  • 相关文献

[1]椰子吸器发育规律研究. 陈良秋,万玲. 2007

[2]椰子吸器的开发利用. 陈良秋,万玲. 2007

[3]橡胶白粉病菌与寄主互作的超微结构观察. 张新春,刘祥民,王家保. 2010

[4]檀香吸器维管组织的个体发育. 刘焕芳,魏守兴,覃新导,陈石,马国华. 2017

[5]胡椒果与胡椒叶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张水平,谷风林,吴桂苹,房一明,贺书珍,王庆煌. 2013

[6]荔枝果皮2个POD同源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酶活测定. 郑雯,张永丽,王家保,金志强. 2011

[7]中国椰子栽培理论与实践. 唐龙祥,李阳. 2013

[8]几种主要椰子害虫种群变化原因探讨. 覃伟权,马子龙. 2004

[9]世界椰子业发展状况分析. 唐龙祥,刘立云,冯美利. (Mis

[10]椰子食品的营养与保健作用. 唐龙祥,PONNIAH RETHINAM. 2004

[11]椰子成熟合子胚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 Zhou Huanqi,周焕起,Huang Liyun,黄丽云,Xu Xiaomei. 2014

[12]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研究进展. 余凤玉. 2007

[13]椰子/可可复合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 赵溪竹,李付鹏,朱自慧,祖超,赖剑雄. 2016

[14]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测试椰子幼苗耐寒性研究. 曹红星,宋唯一,孙程旭,陈思婷,唐龙祥,赵松林. 2009

[15]我国几个主要椰子品种花粉生活力研究. 李和帅,王承民,王波超,范海阔. 2013

[16]椰子活性蛋白与功能肽的研究进展. 郭帅,李艳. 2018

[17]椰子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李和帅,李辉亮,范海阔,黄丽云,唐龙祥. 2008

[18]椰子成熟胚离体培养活性炭浓度效应研究. 范海阔,黄丽云,吴翼,唐龙祥,周焕起. 2008

[19]椰子愈伤组织诱导与防褐变技术研究. 周焕起,黄丽云,许小妹,傅家庭,刘蕊. 2010

[20]椰子蜡质合成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分析. 朱聪,王富有,孙熹微,王永,张大鹏,石鹏,肖勇.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