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粱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V_4A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团银 1 ; 张福耀 1 ; 李三棉 1 ; 韦耀明 1 ; 柳青山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A_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种;商品化生产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1995 年 05 期

页码: 10-13

摘要: 利用高梁非迈罗细胞质A_2TAM428为不育源,以印度高梁V_A(picklet)为基础材料,经连续8代回交转育,于1987年育成新型细胞质不育系A_2V_4A,在国内率先开发出A_2型种质资源,为高梁杂交种的选育开辟了新途径。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具有育性稳定、配合力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可在我国中晚熟区、早熟区和复播区应用。目前在全国应用该系巳育成4个杂交种,其中晋杂12号、吉杂80号已通过审定,在全国高梁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对解决杂交高梁生产中由于利用单一细胞质带来的潜伏性病害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利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高粱A_1A_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张福跃,王景雪,李团银,李三棉,高儒萍. 1992

[2]新型A_2细胞质高粱杂交种晋杂12号选育及利用研究. 李团银,柳青山,张福耀,韦耀明. 1999

[3]A_1,A_2型高粱雄性不育性核质互作遗传方式研究. 孟春刚,张福耀,韦耀明,牛天堂. 2005

[4]高粱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3SX-1A选育及其应用. 平俊爱,张福耀,程庆军,杜志宏,吕鑫. 2007

[5]高粱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 程庆军,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王立新. 2001

[6]高粱A_1A_2雄性不育系柱头生命力的研究. 王景雪. 1990

[7]高粱雄性不育系败育机理研究进展. 赵丽芳,张福耀. 2009

[8]新引进印度高梁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张桂香,史红梅,宋旭东,李占录,李爱军,翟世宏. 2007

[9]新选高梁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2011

[10]新引进印度高粱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张桂香,史红梅,宋旭东,李占录,李爱军,翟世宏. 2007

[11]高粱非买罗细胞质A_2、A_3雄性不育系研究. 张福跃,张桂香,白志良. 1987

[12]新选高粱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2011

[13]高粱杂交种晋杂18号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伟. 2004

[14]体细胞克隆变异在高粱改良中的应用. 王良群. 2004

[15]适宜机械化生产酿造高粱汾酒粱1号的选育. 詹鹏杰,张福耀,王瑞,于纪珍,李燕. 2016

[16]中国主要高粱杂交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于纪珍,王瑞,詹鹏杰,平俊爱,张福耀. 2017

[17]高粱区域试验新杂交种的综合评价. 仪治本,李团银,李三棉. 1991

[18]晋杂3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邵强,周福平,张晓娟,张一中,乔婧,柳青山. 2013

[19]高粱新选不育系研究. 李团银,李三棉,仪治本,柳青山,赵素萍,高儒萍. 1993

[20]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晋粱112号的选育. 刘勇,杨伟,郝艳芳,武擘,白鸿雁,王坚强,张晓娟.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