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沿江地区糯玉米核心种质花期相关性状及淀粉黏度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国清 1 ; 薛林 1 ; 胡加如 1 ; 陆虎华 1 ; 石明亮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糯玉米;花期相关性状;淀粉黏度性状;多样性

期刊名称: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SN: 1671-4652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34-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多样性指数对47份沿江地区糯玉米核心种质的花期相关性状和淀粉黏度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沿江地区糯玉米核心种质花期相关性状和淀粉黏度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两类性状中,吐丝期、散粉期、峰值黏度和谷值黏度的多样性指数(H′)较高,分别为1.98、1.96、2.03和1.91。基于两类性状将供试种质分别聚为3类,其中基于花期相关性状的第I类群花期较早,第II类群为中间型,第III类群花期较迟;基于淀粉黏度性状的第I类群为淀粉黏度RVA特征值较好的优质种质,第II类群黏度性状一般,第III类群黏度性状较差。育种中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特异种质进行种质改良与优良杂交组合的选配。

  • 相关文献

[1]糯玉米自交系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 薛林,刘丽君,李健,张丹,徐辰武. 2010

[2]江苏省糯玉米籽粒淀粉黏度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张丹,刘丽君,薛林,李建,徐辰武. 2010

[3]大棚扁豆—鲜食糯玉米—黑塌菜高效种植模式. 宋益民,姜永平,邱海荣,章洪娟,丛国林,周金凤. 2014

[4]糯玉米的应用与开发. 黄小兰,孙权星,姜健,彭长俊,陈小晖,顾志华. 2012

[5]糯玉米塑盘育苗移栽三熟高效栽培技术. 赫明涛,王军,张明,吴承东. 2008

[6]早熟优质糯玉米杂交种苏玉糯2号的选育及应用. 陈国清,陆虎华,薛林,黄小兰,石明亮,印志同. 2006

[7]灌浆结实期高温胁迫对糯玉米子粒产量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沈鑫,蔡雪梅,陆卫平,陆大雷. 2014

[8]糯玉米新品种郑黑糯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赫明涛,王军,水玉林,张明. 2004

[9]江苏糯玉米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 陈建军,黄小兰. 2015

[10]糯玉米新品种渝糯8号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赫明涛,王军,张明. 2008

[11]糯玉米自交系通系5的选育·主要特征特性及应用. 黄小兰,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顾志华,黄昭平,周金凤. 2012

[12]糯玉米淀粉RVA特征谱与品尝评分相关性研究. 程玉静,陈国清,石明亮,陆虎华,郝德荣,冒宇翔,黄小兰,张振良,周广飞,赵浚宇,薛林. 2017

[13]不同品种糯玉米组分对其煮制后食用品质的影响. 唐明霞,邱启程,袁春新,冯英委,陈国清,陈洁. 2013

[14]10个糯玉米自交系育种潜力分析. 张振良,薛林,黄小兰,赵俊宇,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周广飞,石明亮. 2017

[15]糯玉米新品种郑黑糯2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赫明涛,张明,王军,吴承东. 2008

[16]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对苏玉糯1号产量形成的作用. 陆卫平,蔡志飞,赵祥祥,张其龙,周前锋. 1999

[17]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遗传模型分析. 王军,李洪涛,许瀚元,迟铭,王朋,张灿宏,徐大勇. 2016

[18]苏玉糯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二环系的应用. 黄小兰,孙权星,陈小晖,彭长俊,陆冬梅. 2012

[19]江苏鲜食糯玉米育种杂种优势群及杂优模式分析. 沈锦根,胡加如,薛林,印志同. 2007

[20]苏玉糯1号及其亲本的种质创新利用进展. 黄小兰,薛林,石明亮,陈国清,陆虎华,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陆冬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