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独蒜兰菌根真菌对环草石斛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友联 1 ; 刘作易 1 ; 朱国胜 1 ; 毛堂芬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独蒜兰;环草石斛;菌根真菌;念珠状细胞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8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34-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择分离自独蒜兰的GN 09等6株菌根真菌与环草石斛组培幼苗共生培养。通过根切片观察证明,6株真菌都能与环草石斛组培苗形成共生关系,但其菌根结构与自然条件下的菌根结构存在差异。共生培养条件下,在根外皮层细胞中形成大量念珠状细胞,菌丝结较小。其中4株菌株的处理苗的鲜重增长率高于对照;GN 09、GN 10和GN 43菌株的处理苗增长率分别为69.8%、61.9%和81.7%,能显著地促进环草石斛生长,因此,该3株菌根真菌对于环草石斛组培苗的成功栽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环草石斛离体培养的研究. 毛堂芬,朱国胜,刘作易,吴明开,黄永会. 2009

[2]培养基组成对环草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毛堂芬,刘作易,朱国胜,黄永会. 2009

[3]环草石斛种子萌发培养的研究. 毛秀华,金家兴,刘作易,毛堂芬. 2004

[4]环草石斛组培苗的移栽试验. 毛堂芬,刘作易,金家兴,朱国胜,吴明开,李飞. 2005

[5]环草石斛试管苗壮苗培养的研究. 毛堂芬,刘作易,金家兴,朱国胜,李飞 ,吴明开. 2005

[6]正交试验优选环草石斛(D.loddigesii Rolfe.)组培苗壮苗生产工艺. 吴明开,朱国胜,毛堂芬,刘作易,金家兴,毛秀华. 2008

[7]不同产地独蒜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丽娜,桂阳,王沁,黄万兵,朱英,朱国胜. 2017

[8]不同产地独蒜兰中维生素含量的评价. 杨占南,桂阳,罗世琼,刘作易,余正文,朱国胜,田跃辉. 2012

[9]独蒜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优化. 张丽娜,桂阳,王沁,罗安阔,毛伟胜,朱国胜. 2017

[10]独蒜兰共生菌根真菌动态变化研究. 朱国胜,桂阳,刘作易. 2009

[11]独蒜兰组培苗炼苗和移栽技术研究. 张丽娜,朱国胜,黄万兵,罗安阔,毛伟胜,桂阳. 2017

[12]独蒜兰种子的自然萌发特性(Ⅱ). 蓝家望,桂阳,张丽娜,王沁,冉孝琴. 2013

[13]不同产地独蒜兰资源栽培比较研究. 张丽娜,金吉芬,张金霞,王沁,曹绍书,朱国胜. 2013

[14]兰科菌根真菌对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陈晓芳,刘准,陶刚,朱英,刘作易. 2012

[15]贵州喀斯特地区铁皮石斛回归保育与可持续利用. 罗晓青,吴明开,申刚,张显波. 2013

[16]兰科植物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刘准,陶刚,刘作易,朱英. 2013

[17]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分离及培养特性研究. 田凡,朱国胜,桂阳,白新祥. 2012

[18]鹅毛玉凤花菌根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陈娅娅,杨琳,朱国胜,刘作易. 2010

[19]鹅毛玉凤花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陈娅娅,朱国胜,毛堂芬,刘作易. 2008

[20]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朱国胜,刘作易,毛堂芬.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