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电子舌在茶叶检测识别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玉成 1 ; 叶乃兴 2 ; 江福英 3 ; 黄先洲 4 ;

作者机构: 1.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4.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科学系

关键词: 电子舌;茶叶;味觉传感器阵列;模式识别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06 期

页码: 621-6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人类对味觉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传感器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的不断发展,电子舌作为一种模拟人类味觉系统的感官智能分析仪器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电子舌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综述了电子舌在茶叶种类区分、呈味物质检测、品质等级评定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电子舌在茶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供深入研究参考。

  • 相关文献

[1]不同风味类型铁观音乌龙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陈林,林清霞,张应根,陈键,王丽丽,余文权,尤志明. 2018

[2]乌龙茶品种鲜叶加工白茶过程中香气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张应根,陈键,宋振硕,项丽慧,余文权,尤志明. 2020

[3]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中游离氨基酸指纹图谱变化规律. 陈林,陈键,张应根,邬龄盛,王振康,杨卫,尤志明. 2012

[4]乌龙茶和绿茶品种茶鲜叶儿茶素类和嘌呤碱HPLC指纹图谱特征比较. 陈林,项丽慧,王丽丽,陈键,宋振硕,余文权,尤志明. 2018

[5]不同控温除湿萎凋环境对白茶风味品质和化学轮廓的影响. 张应根,项丽慧,陈林,林清霞,宋振硕,王丽丽. 2022

[6]乌龙茶鲜叶游离氨基酸组成轮廓的模式识别研究. 张应根,宋振硕,陈林,陈键,王丽丽,项丽慧. 2023

[7]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过程中香气组成化学模式的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张应根,陈键,邬龄盛,王振康,尤志明. 2013

[8]不同工艺制法对茶叶风味品质化学轮廓的影响. 陈林,陈键,陈泉宾,张应根,宋振硕,王丽丽,尤志明. 2016

[9]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陈键,张应根,邬龄盛,王振康,尤志明. 2012

[10]做青工艺对乌龙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的影响. 陈林,陈键,陈泉宾,张应根,宋振硕,王丽丽,尤志明. 2014

[11]适制乌龙茶品种新梢主要品质化学轮廓的模式识别研究. 陈林,宋振硕,陈键,王丽丽,余文权,尤志明. 2018

[12]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泉宾,王秀萍,邬龄盛,张应根. 2014

[13]硫丹在茶园的残留动态与用药安全性评价. 吴光远,曾明森,夏会龙. 2009

[14]浅谈提高闽东茶叶品质与效益的技术途径. 杨如兴. 1999

[15]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研究进展. 项丽慧,林清霞,余文权,陈林,王振康. 2017

[16]浅谈菌茶生产中相关因子的几点认识. 邬龄盛,王振康,黄枝明,严兰芬,吴木英. 1999

[17]茶叶科研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难点及对策. 章细英. 2011

[18]TA-BR生物药肥的研制及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 张灵玲,姚凤銮,黄志鹏,吴光远,王庆森,徐金汉,关雄. 2004

[19]俄罗斯/独联体(原苏联)茶叶发展历史与现状. 郑乃辉,王振康,章细英. 2002

[20]营养型生长调节剂TA-BR制备液的研制及其在茶树上的应用. 张灵玲,姚凤銮,黄天恩,吴光远,王庆森,黄志鹏,关雄.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