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我国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发生情况的分子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沈林波 1 ; 吴楠楠 1 ; 冯小艳 1 ; 王文治 1 ; 熊国如 1 ; 赵婷婷 1 ; 张树珍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甘蔗;宿根矮化病;分子检测;检出率

期刊名称: 热带生物学报

ISSN: 1674-7054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314-318

摘要: 为明确我国甘蔗产区(简称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Sugarcane 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的发生情况,从我国甘蔗主产区的12个蔗区收集甘蔗叶片样品598份,采用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进行宿根矮化病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598份甘蔗样品中有99份能检测到RSD,平均检出率为16.56%。12个蔗区的RSD检出率各不相同,临沧蔗区的RSD检出率最高,为27.78%;南宁蔗区的RSD检出率最低,为4.88%。15个主要甘蔗栽培品种均能检测到RSD,阳性检出率为15.38%~44.44%,其中新台糖22号RSD发病最严重,阳性检出率为44.44%,海蔗22号RSD发病最轻,阳性检出率为15.38%。可见,宿根矮化病在我国甘蔗栽培品种中普遍发生。

  • 相关文献

[1]猪链球菌及其血清型的PCR检测. 臧莹安,胡波,卢頔,宋帅,李淼,李春玲. 2011

[2]番茄资源TYCLV抗性的分子检测. 孙保娟,李植良,卢琳,黎振兴. 2011

[3]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分子检测与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彭埃天,宋晓兵,凌金锋,刘景梅. 2009

[4]香蕉对尖孢镰刀菌热带4号小种的抗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左存武,李斌,李春雨,魏岳荣,胡春华,邓贵明,邝瑞彬,杨乔松,易干军. 2016

[5]感染高梁花叶病毒甘蔗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评价. 张雨良,张树珍,王健华,熊国如,王俊刚,余乃通,刘志昕. 2012

[6]抗虫转基因甘蔗研究进展. 王继华,曹干,安康,张剑亮,吕冰,武胜燕. 2008

[7]香蕉-甘蔗轮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刘文清,崔广娟,王芳,曾莉莎,吕顺,杜彩娴,范镇夷,黄秉智. 2019

[8]我国甘蔗养分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 王继华,商贺阳,杨少海. 2018

[9]2008年度广东省甘蔗等能源作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肖广江,万忠,谢君. 2009

[10]连续4年施钾的甘蔗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 黄振瑞,周文灵,敖俊华,陈迪文,黄莹,江永,李奇伟. 2020

[11]硅肥对甘蔗叶片营养、产量及糖分的影响. 黄小红,张壮塔,柯玉诗,肖参明,彭志平,武伦福,李允中,简华强,岑均立,张宇央,钟顺龙. 1997

[12]第二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在海南临高的试验结果分析. 蔡文伟,熊国如,伍苏然,杨本鹏. 2014

[13]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王俊刚,赵婷婷,杨本鹏,王文治,冯翠莲,曾军,熊国如,张树珍. 2017

[14]坡岗地新植糖蔗氮磷钾养分最佳用量研究. 唐拴虎,陈建生,黄旭,黄巧义,解开治,徐培智,卢钰升,李苹. 2010

[15]不同光照强度及温度对甘蔗脱毒原种苗增殖效果的影响. 武媛丽,昝丽梅,张树珍,杨本鹏. 2015

[16]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甘蔗蔗汁蔗糖分. 曹干,周学秋. 2001

[17]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中蔗糖合成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赵婷婷,杨本鹏,王文治,蔡文伟,冯翠莲,曾军,熊国如,张树珍. 2017

[18]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田间繁育技术研究. 蔡文伟,杨本鹏,武媛丽,张树珍,杨学,王俊刚,曾军,伍苏然,彭李顺. 2016

[19]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中单糖转运蛋白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王俊刚,赵婷婷,杨本鹏,蔡文伟,张树珍. 2015

[20]新台糖16号在广东省区试结果初报. 龙永惠,陈大钊.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