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华北潮土区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基础地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水清 1 ; 黄绍敏 1 ; 娄翼来 2 ; 三岛慎一郎 3 ; 郭斗斗 1 ; 钱小平 4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

4.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潮土;基础地力;土壤肥力;小麦-玉米轮作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20 期

页码: 97-10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农田基础地力提升对于减施肥料和作物稳产高产有着重大现实意义。为了研究华北潮土区土壤基础地力情况,在河南省典型潮土区原阳县、周口市、夏邑县等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上,通过2年大田试验及统计分析方法,观测和分析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土壤基础地力变化。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小麦季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78.1%和76.7%,略高于玉米季的71.9%和74.4%;2012年和2013年两季作物的平均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74.5%和75.1%,低肥力和高肥力水平土壤的地力贡献率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华北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下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在75%左右。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潮土冬小麦农田基础地力演变分析. 贡付飞,查燕,武雪萍,黄绍敏,徐明岗,张会民,刘海龙,姜志伟,王小彬,蔡典雄. 2013

[2]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土壤肥力评价. 张水清,黄绍敏,郭斗斗,杨尊玉. 2011

[3]主成分分析在潮土土壤肥力评价中的应用. 张水清,黄绍敏,郭斗斗. 2011

[4]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张玉军,董士刚,刘世亮,张弘,李影,郭斗斗,黄绍敏,申凤敏,姜桂英. 2017

[5]不同肥力潮土的酶活计量比特征及其与微生物量的关系. 张露,张水清,任科宇,李俊杰,段英华,徐明岗. 2020

[6]长期施肥下我国水稻土基础地力变化趋势. 李忠芳,张水清,李慧,孙楠,逄焕成,娄翼来,徐明岗. 2015

[7]不同施肥制下砂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 骆晓声,寇长林,马政华,王守刚,高国华. 2009

[8]基于DEA的中部平原农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分析——以河南小麦-玉米轮作为例. 张心怡,孟俊杰,王静,孟瑶. 2020

[9]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系统N2O排放的影响. 刘高远,和爱玲,杜君,吕金岭,聂胜委,潘秀燕,许纪东,李珏,杨占平. 2023

[10]豫南雨养区小麦-玉米周年不同耕作模式生态价值评估. 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岳俊芹,吕风荣,马富举,秦峰,杨程. 2015

[11]小麦-玉米轮作一体化保护栽培期间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 全鑫,杨艳艳,梁娟,杨丽荣,武超,薛保国. 2016

[12]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有机碳质量的影响. 高翔,沈阿林,寇长林,马政华,王文亮,郭战玲. 2012

[13]施氮量对砂姜黑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N2O排放的影响. 吕金岭,高燕哺,李太魁,孔海江,张金平,寇长林. 2021

[14]施肥对潮土肥际微域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 喻田甜,彭思利,朱劲,宝德俊,袁玲. 2014

[15]长期定位施肥下潮土磷素盈亏及对无机磷的影响. 王柏寒,黄绍敏,郭斗斗,张水清,宋晓,岳克,张珂珂. 2019

[16]长期施肥下潮土全氮、碱解氮含量与氮素投入水平关系. 张水清,林杉,郭斗斗,宋晓,张珂珂,黄绍敏. 2017

[17]生物炭施用下潮土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分布特征. 张帅,成宇阳,吴行,郑琴,王秀斌,张水清. 2021

[18]黄褐土和潮土中硫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消长. 韩会阁,刘巧真,许成悦,卢晓华,吴照辉,徐文正,郭芳阳,阎小毛,蔡宪杰. 2021

[19]减氮条件下砂壤质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特征及排放系数. 吕金岭,王小非,骆晓声,梁少民,寇长林. 2021

[20]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磷素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 吴璐璐,张水清,黄绍敏,杜伟,柳小琪,王晓红,吕家珑.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