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美国白蛾对海棠挥发性化合物的触角电生理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白鹏华 1 ; 刘宝生 1 ; 谷希树 1 ; 于金萍 1 ; 霍建飞 1 ; 石秋瑾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市静海区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关键词: 美国白蛾;海棠挥发物;触角电生理反应;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生态防治

期刊名称: 中国果树

ISSN: 1000-8047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63-67

摘要: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给我国林业、果树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探究对美国白蛾具有活性的植物挥发性化合物,为美国白蛾生态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海棠叶片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对美国白蛾雌、雄虫进行了主要挥发物成分的触角电位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海棠叶片中共鉴定出包含烷烃类、酯类、醇类等在内的16种化合物,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4.64%)、正二十九烷(12.89%)、4-乙烯基愈创木酚(11.67%)、α-亚麻酸(9.53%)、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7.58%)和正二十七烷(6.51%)占挥发物的62.82%。触角电位反应中,美国白蛾成虫EAG反应值随着挥发物浓度增大而显著不同。美国白蛾成虫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反应最为强烈,浓度为10-2(v/v)时,雌、雄虫EAG相对反应值均达最高(分别为3.70、2.08);4-乙烯基愈创木酚浓度为1 mg/mL时,美国白蛾雌、雄虫反应最高,EAG相对反应值分别为1.52、1.24;美国白蛾雌虫对1 mg/mL正二十九烷反应值最高(1.28),雌虫对10-1 mg/mL正二十九烷反应值最高(1.13)。

  • 相关文献

[1]卫青萝卜病毒病生态防治技术研究. 杨崇实,赵士敏,王万立,朱海英. 1998

[2]白僵菌不同菌株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致病力及田间应用研究. BAI Penghua,白鹏华,BAI Yichuan,白义川,FENG Youren,冯友仁,LIU Baosheng. 2015

[3]不同园林树种对美国白蛾的抗性差异研究. 刘宝生,谷希树,白义川,许静杨,张增海. 2010

[4]美国白蛾各虫态发育历期试验观察. 刘宝生,谷希树,胡霞,许静杨,白义川,徐维红. 2011

[5]白僵菌不同菌株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致病力及田间应用研究. 白鹏华,白义川,冯友仁,刘宝生. 2015

[6]生物农药甲维盐防治美国白蛾试验. 尹鸿刚,田秀丽,刘英亘,高鹏,刘凤堂. 2009

[7]白僵菌Bb08-12菌株生物学研究及其对美国白蛾的致病性. 刘宝生,谷希树,许静杨,胡霞,孙淑琴,白义川. 2011

[8]天敌昆虫蠋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邹德玉,徐维红,刘佰明,白义川,刘晓琳,许静杨,胡霞,谷希树. 2016

[9]刺槐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美国白蛾的触角电位反应. 白鹏华,相伟芳,刘宝生,李敏,于金萍. 2018

[10]Bt-15 A3防治美国白蛾的试验. 陈颖,但汉斌,魏雪生,赵淑艳. 2003

[11]我国美国白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白鹏华,刘宝生,贾爱军,白义川,冯友仁,于金萍. 2017

[12]温室白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与实践. 杨崇实,王万立,刘耕春,郝永娟,刘春艳.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