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杂交棉多目标性状间关系的统计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雯梅 1 ; 刘松涛 1 ; 郑贝贝 1 ; 路凤银 2 ;

作者机构: 1.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杂交棉;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棉花

ISSN: 1000-632X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005 期

页码: 26-29

摘要: 对2009-2010年河南省棉花区试的49个杂交种(组合)的4组15个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表明:取5个主成分就可以使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5.18%;按特征向量由大到小的顺序,育种时应选择果枝数多、单株结铃性强、子指大、纤维强度大的杂交种.典型相关分析表明:4组性状间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在形态性状中选择生育期长、植株高大的杂交种,可以提高产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对黄萎病的抗性、纤维整齐度和纤维强度.即由易选择的形态性状,可间接对黄萎病、纤维整齐度、纤维强度等抗病性和纤维品质性状选择.

  • 相关文献

[1]高产杂交棉数量性状组间的多元统计分析. 曹雯梅,王振宇,杨青华,刘松涛,赵威. 2011

[2]农田土壤动物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 林英华,张夫道,杨学云,宝德俊,石孝均,王胜佳,王伯仁. 2004

[3]中棉所1206种植密度比较试验分析. 裴亮只,王艳玲,张西岭,马奇祥. 2015

[4]3个杂交棉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 崔小伟,郝俊杰,马奇祥. 2009

[5]杂交棉氮磷钾吸收分配特点的研究. 宋志伟,刘松涛,曹雯梅,王汉民,房卫平,李潮海. 2006

[6]新疆北疆杂交棉简易高效种植模式探索. 时增凯,时增凯,裴亮只,王艳玲,张西岭,马奇祥. 2015

[7]不同品种杂交棉的光合特性及产量比较. 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张东林,杜远仿,李志敏,阎旭霞. 2006

[8]新植杂2号宽膜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余力,谭志环,马奇祥,练文明,赵晓雁,何玉梅,何宗玲. 2015

[9]杂交棉与常规棉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吸收分配及产量比较. 房卫平,李伶俐,谢德意,马宗斌,张东林,杜远仿. 2009

[10]多抗高产高效杂产棉标杂A1的选育. 罗景隆,王忠义. 1999

[11]北疆杂交棉宽行稀植机采模式高产高效示范. 夏金平,裴亮只,王艳玲,马奇祥. 2015

[12]杂交棉高产生理机制研究. 房卫平,李伶俐,马宗斌,谢德意,杨铁钢,台国琴,李志敏,阎旭霞. 2006

[13]杂交棉豫杂35不同肥力条件下适宜密度研究. 李伶俐,房卫平,马宗斌,谢德意,杨铁钢,杜远仿,张东林. 2004

[14]棉花杂交种标杂A_1主要农艺措施最优组合模型研究. 王振宇,马奇祥,刘佳中,杨修身,程荣森,丁太贵,杨自忠,殷德伦,王士亮. 2002

[15]杂交棉叶片衰老特点及高产生理机制研究. 李伶俐,林同保,房卫平,马宗斌,张东林,杜远仿. 2006

[16]杂交棉稀植栽培施肥技术研究. 李伶俐,王文亮,房卫平,谢德意,马宗斌,台国琴. 2005

[17]施氮量对杂交棉氮、磷、钾吸收利用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伶俐,房卫平,马宗斌,谢德意,杜远仿,张东林. 2010

[18]施氮量对杂交棉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马宗斌,杜远仿,张东林. 2010

[19]施氮量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钾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 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马宗斌,杜远仿,张东林. 2010

[20]施氮量对杂交棉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和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马宗斌,杜远仿,张东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