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煤矿复垦区不同有机物料的分解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兵 1 ; 王小利 1 ; 徐明岗 2 ; 李然 2 ; 李建华 3 ; 靳东升 3 ; 段英华 2 ; 孙楠 2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农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有机物料;分解残留率;养分释放;矿区复垦土壤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0 年 26 卷 006 期

页码: 1126-1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在矿区复垦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特征,为合理利用有机资源培肥矿区复垦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山西黄土丘陵区矿区复垦长期试验点进行大田填埋分解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将供试的4种有机物料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牛粪和猪粪烘干后过2mm筛,均按等有机碳量(8 g)称取后装入尼龙网袋埋入试验地15 cm深.在填埋后的第12、23、55、218、280、365天采样,分析4种有机物料的干物质残留量和氮、磷、钾及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计算C/N值和木质素(Lignin)/N值.[结果]秸秆和粪肥在矿区复垦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均在第12天达到最大,然后迅速下降,分解第365天时,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牛粪和猪粪的质量残留率依次为49.8%、55.1%、79.2%和54.0%,有机碳残留率依次为48.8%、53.4%、63.9%和51.8%.供试有机物料的养分释放率存在差异,在最初分解的第23天,玉米秸秆的氮、磷养分出现了明显富集,氮、磷养分残留率分别达到了131.0%和152.7%,小麦秸秆、牛粪和猪粪的氮素残留率依次为93.0%、81.3%和67.8%,磷素的残留率依次为92.5%、98.8%和84.3%,分解第365天时,小麦秸秆中养分释放速率大小表现为钾>磷>氮,其他3个物料中养分释放速率大小均表现为钾>氮>磷.从整个分解过程来看,玉米秸秆中氮素和磷素在矿区复垦土壤中表现出先富集再释放的模式,其他3个物料中氮素和磷素均表现为直接释放模式.采用地积温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有机物料的分解过程,由方程可知,秸秆和粪肥的分解速率常数(K)大小顺序为猪粪>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牛粪.有机物料的分解速率与养分和木质素等成分的含量相关,全磷、半纤维素含量越高分解越快,木质素含量、C/N和Lignin/N越高分解越慢.[结论]秸秆和粪肥在山西矿区复垦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在填埋后第12天达到最大值,之后分解速率减缓.与秸秆相比,粪肥的有机碳残留率较高,氮、磷养分释放快,其中以牛粪的分解速率最慢,有机碳残留率最高,因此,牛粪可作为矿区复垦土壤培肥的首选有机物料.

  • 相关文献

[1]有机物料输入对矿区复垦土壤特性的影响. 刘靓,郜春花,张强,李建华,靳东升,卢朝东,卢晋晶. 2016

[2]长期施肥对晋东南矿区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李建华,李华,郜春花,张强,靳东升,卢晋晶. 2018

[3]施肥措施对矿区复垦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范继香,郜春花,张强,李建华,卢朝东,靳东升. 2012

[4]菌剂与肥料配施对矿区复垦土壤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 李建华,郜春花,卢朝东,张强,靳东升,范继香. 2011

[5]改性聚丙烯酸酯包膜控释肥料的控释性能研究. 赵聪,申亚珍,杜昌文,周健民. 2017

[6]不同有机物料对苏打盐化土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影响. 郭军玲,金辉,郭彩霞,王永亮,杨治平. 2019

[7]不同有机物料与外源锌对土壤锌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郝佳丽,卜玉山,贾峥嵘,席吉龙,姚景珍,段超.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