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海军 1 ; 巩双印 1 ; 李金良 1 ; 张作峰 1 ; 陈凤芝 1 ; 张崎峰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关键词: 深松模式;玉米;产量;土壤含水量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1 年 2011 卷 10 期
页码: 24-26
摘要: 为探讨深松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早熟玉米新品种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在7个不同深松模式下,研究了其对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和玉米吐丝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的产量在处理3时达到最高;不同深松模式对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影响较大,对穗粗、穗行数等性状影响较小。
- 相关文献
[1]不同深松模式对玉米生长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刘玉涛,王宇先,张树权,郑丽华,杨慧莹,刘丽,连永利. 2012
[2]黑土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俊河,郝玉波,姜宇博,钱春荣,于洋,宫秀杰,李梁. 2014
[3]垄改平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辉,刘兴焱,何长安,杨耿斌,纪春学,张恒. 2014
[4]黑龙江省早熟区玉米平作种植技术的研究. 王辉,刘兴焱,何长安,杨耿斌,纪春学,张恒,程睿钰. 2014
[5]深松对半干旱区土壤蓄水能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徐莹莹,王俊河. 2016
[6]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大豆玉米产量的影响. 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2010
[7]高纬寒地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张崎峰,蔡鑫鑫,吴振明,李金良,陈海军,刘显元,项鹏,吴瑶. 2017
[8]不同深松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赵伟. 2011
[9]不同耕作方式对黑河地区玉米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 张崎峰,巩双印,李金良,陈海军,陈凤芝,张作锋,蔡鑫鑫. 2011
[10]耕作方式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玉涛,王宇先,张树权,郑丽华,杨慧莹,连永利,宋玉发. 2012
[11]齐齐哈尔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 孙先明. 2023
[12]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3]钾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佟玉欣,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李杰. 2010
[14]不同材料覆盖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匡恩俊,宿庆瑞,迟凤琴,张久明,高中超,朱宝国. 2017
[15]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16]新型膦酸盐类化合物(DHEAP)对春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倩,周繁,赵威,谭伟明,李炜,来永才,张明才,李召虎,段留生. 2014
[17]施硒对两种类型玉米硒元素分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郝玉波,刘华琳,慈晓科,安宏明,董树亭,张吉旺,刘鹏,赵斌. 2012
[18]不同垄向对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 石绍河,刘宝海,符强,刘立超,王雷,李炜,肖佳雷,王俊河. 2011
[19]不同种植密度对龙单32玉米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杜永生. 2010
[20]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耕作栽培技术模式及产量效益分析.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赵杨,姜宇博,马军韬,王俊河,王萍.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12个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的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作者:陈海军
关键词:早熟;玉米品种;农艺性状;评价;黑龙江省北部
-
十八份欧洲玉米群体选系主要农艺性状及抗病性评价
作者:陈海军
关键词:玉米;农艺性状;抗病性;评价
-
浅析合理密植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作者:陈海军
关键词:玉米;合理密植;干物质;单位面积产量
-
早熟玉米新品种黑科玉17在黑龙江省北部的适应性鉴定
作者:陈海军
关键词:玉米;黑科玉17;黑龙江北部;适应性
-
黑河市玉米种植技术要点浅析
作者:陈海军
关键词:玉米;种植结构;种植技术;黑河市
-
黑龙江省黑河地区玉米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
作者:张崎峰;李金良
关键词:黑河市;专用玉米;抗倒伏;深加工
-
玉米单交种边单1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陈凤芝;巩双印;陈海军;李金良;张崎峰;吴瑶;吴晓彬
关键词:玉米;边单10号;选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