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向东 1 ; 张德奇 1 ; 王汉芳 1 ; 邵运辉 1 ; 方保停 1 ; 岳俊芹 1 ; 吕风荣 1 ; 马富举 1 ; 秦峰 1 ; 杨程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关键词: 豫南雨养农业区;小麦.玉米轮作;有机质积累;养分循环;涵养水分;大气调节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05 期
页码: 1270-12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豫南雨养农业区小麦玉米周年耕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4年连续7年的大田定位试验数据为基础资料,利用货币归一化方法,对不同耕作模式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估算.试验处理为两季秸秆均不还田的传统翻耕、不覆盖/不深松+覆盖/免耕、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不覆盖/深松+不覆盖/免耕、覆盖/深松+覆盖/免耕及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6个模式.主要估算了各模式的农产品服务价值、积累有机质功能价值、养分积累和循环功能价值、涵养水分功能价值和调节大气功能价值.结果表明,覆盖/深松+覆盖/免耕的农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价值均最高,总价值也最高,达到49326元·hm^-2,其次是传统翻耕模式为45345元·hm^-2,然后依次是不覆盖/深松+不覆盖/免耕、不覆盖/不深松+覆盖/免耕、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模式最低,只有41440元·hm^-2.两季秸秆覆盖还田+深松+免耕播种模式生态服务总价值分别比其他模式依次高8.78%、9.67%、13.46%、13.57%、19.03%,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两季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结合玉米季深松模式,适合豫南雨养农业区的区域生态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适宜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豫南雨养区小麦-玉米周年不同耕作模式生态价值评估. 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岳俊芹,吕风荣,马富举,秦峰,杨程.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耕作方式对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作者:方保停;李友军;闫广轩;李向东;任开明;胡川;周起辉;董誓言;赵凯男;黄明;程红建
关键词:耕作方式;旱地麦-玉轮作;小麦;氮素利用;硝态氮残留
-
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郝永会;靳海洋;闫雅倩;李向东;郑飞;岳俊芹;张德奇;方保停;杨程;程红建;李春喜
关键词:冬小麦;秸秆还田;追氮量;产量;氮素吸收;氮素利用
-
施氮对郑麦366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素瑜;岳俊芹;李向东;靳海洋;任德超;杨明达;邵运辉;王汉芳;方保停;张德奇;时艳华;秦峰;程红建
关键词:小麦;氮肥;光合速率;产量;氮肥偏生产力
-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作者:宋晓;张珂珂;岳克;岳艳军;张歆玥;黄绍敏;郭腾飞;郭斗斗;张水清;李向东;丁世杰;杨程
关键词:小麦;高产;氮高效;氮低效;籽粒灌浆
-
黑暗和强光下脱水对小麦离体叶片光系统活性的影响
作者:杨程;张德奇;杜思梦;张丽佳;靳海洋;李滢;邵运辉;王汉芳;方保停;李向东;刘美君
关键词:小麦;脱水;干旱;光合作用;光系统Ⅱ
-
不同施氮措施对强筋和中强筋小麦品质的调控效应
作者:靳海洋;张素瑜;崔静宇;李向东;岳俊芹;张德奇;杨程;方保停;王汉芳;秦峰
关键词:氮肥;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产量;面粉品质
-
水氮措施影响夏玉米氮素利用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作者:乔江方;邵运辉;俞晓红;张盼盼;李川;赵霞;刘京宝;张美微
关键词:夏玉米;水氮措施;氮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