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23份老挝糯玉米早代系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及育种潜力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春桃 1 ; 任丹丹 1 ; 柳政岑 1 ; 刘长闯 1 ; 刘瑞琪 1 ; 郑洪建 2 ; 胡尔良 1 ; 林海建 1 ; 李静威 1 ; 卢艳丽 1 ; 汪青军 1 ;

作者机构: 1.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糯玉米;品质;种质资源;配合力;糯质基因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4 年 015 期

页码: 2931-29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优异品质是鲜食糯玉米育种的首要目标性状,筛选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高的早代系和优异糯玉米组合,明确老挝糯玉米材料的育种潜力,为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aize6H-60K芯片,获得33份糯玉米材料的高质量基因型数据用于聚类分析。结合碘染试验和糯质基因分子检测,明确老挝糯玉米早代系糯质基因的类型。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对组配的439个组合的品质等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和配合力分析,明确老挝糯玉米早代系的育种潜力。对筛选出的优势组合开展品质性状多人品鉴试验,鉴定出最有潜力的优质糯玉米组合。【结果】利用56 626个高质量SNP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老挝材料与国内材料属于不同的分支,可以被区分开来。供试的23份老挝早代系均为糯质玉米,且其中16份属于wx-D10型,3份属于wx-D7型,另外4份为未知类型。老挝糯玉米材料品质性状的遗传力均较低,介于0.14—0.35,宜在高世代进行选择。组配的439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蒸煮品质的均值极显著高于对照京科糯2000和石糯2号,与渝糯7号没有显著差异。老挝糯玉米早代系F02、F22、F25和F28的所有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值,可用于国内糯玉米品质性状的改良。优异组合M02×F02和M22×F22在多人品鉴试验中,约86%的人评价为等级优。【结论】老挝糯玉米地方种遗传变异丰富,与国内糯玉米自交系有一定的遗传距离,可能存在新的糯质基因等位变异,在糯性和果皮厚度等品质性状上有明显的优势,可用于国内糯玉米材料品质性状的改良。

  • 相关文献

[1]鲜食糯玉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沈雪芳,王义发,郑洪建,刘康,楼坚锋,张建明,陆永明,侯根宝. 2008

[2]生态型聚优方法创造优质早熟高配合力糯玉米自交系申W22. 王义发,沈雪芳,张璧,郑洪建,侯根宝. 2005

[3]糯玉米鲜食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沈雪芳,颜韶兵,钱卿,楼坚锋,楼新铨,刘康,郑洪建,张建明,陆永明,王义发. 2009

[4]糯玉米的起源、分类、品种改良及产业发展. 王义发,汪黎明,沈雪芳,张璧,郑洪建. 2007

[5]不同采收期对沪五彩花糯1号品质的影响. 韩晴,卢媛,施标,归连发,沈新芬,沈渊,沈雪芳. 2018

[6]化肥减施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晴,况慧云,胡雪友,王慧,唐偲,关媛,郑洪建. 2023

[7]玉米专用缓释复合肥对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诸海焘,余廷园,田吉林. 2009

[8]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宋忠明,卫季辉,卢有林,王慧. 2022

[9]糯玉米杂交育种的创新思路及实践. 王义发,沈雪芳,张璧. 2012

[10]花椰菜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研究. LI Guang-Qing,李光庆. 2013

[11]水稻干物重和氮素利用效率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朴钟泽,韩龙植,高熙宗,张建明,陆家安,李培德. 2005

[12]青花菜单球重与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的配合力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SHI Ming-hui,史明会,YAO Xue-qin,姚雪琴,WAN Zheng-jie,万正杰,LI Guang-qing,李光庆. 2014

[13]优质皱叶甘蓝新组合“泡泡绿”的选育初报. 陈锦秀,缪体云,任云英,薄天岳. 2010

[14]糯玉米离体培养获取耐盐变异体. 陆瑞菊,何婷,王亦菲,陈志伟,杜志钊,张燕敏,黄剑华,陈佩度,沈雪芳,王义发. 2009

[15]50个鲜食糯玉米农艺性状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韩晴,卢媛,王义发,逯连静,沈新芬,沈渊,施标,沈雪芳. 2016

[16]糯玉米的成熟胚培养. 何婷,王亦菲,陆瑞菊,陈志伟,杜志钊,张燕敏,黄剑华,沈雪芳,王义发. 2009

[17]糯玉米品种‘沪玉糯3号’种子真实性与纯度鉴定的SSR核心引物筛选. 卢媛,韩晴,王义发,沈渊,沈新芬,瞿玉玑,施标,沈雪芳. 2018

[18]鲜食糯玉米连玉糯1号栽培及速冻加工与保鲜技术. 李洪涛,许瀚元,郑洪建,王慧,叶可,王军. 2019

[19]鲜食糯玉米连玉糯1号栽培及速冻加工与保鲜技术. 李洪涛,许瀚元,郑洪建,王慧,叶可,王军. 2019

[20]优质糯玉米品种"申科糯1号"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李丹,郑洪健,王慧,曹婷,俞晓云.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