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渔船捕捞行为特征的远洋延绳钓渔场捕捞强度计算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胜龙 1 ; 张胜茂 1 ; 原作辉 1 ; 戴阳 1 ; 张衡 1 ; 张忭忭 1 ; 樊伟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资源与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AIS数据;延绳钓;捕捞努力量;捕捞强度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307-3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渔场捕捞强度信息可以为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提供帮助。本研究结合2017年10—11月船舶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AIS)信息和同期中国中西太平洋延绳钓渔船捕捞日志数据,通过挖掘延绳钓渔船作业航速和航向特征,建立渔场作业状态识别模型,提取渔场捕捞强度信息。以3~9节为航速阈值和0°~10°及300°~360°为航向阈值,渔船作业状态识别准确率为68.29%。阈值识别和日志记录的捕捞强度信息在空间上相关性很高(>0.96),基于AIS信息挖掘的渔船捕捞强度空间分布特征和实际非常相似。阈值识别和日志记录的捕捞强度信息在空间上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e of effort, CPUE)、渔获尾数、渔获重量和投钩数的空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62,基于AIS信息挖掘的渔船空间捕捞强度也可替代用于渔业资源分析。

  • 相关文献

[1]采用AIS计算中西太平洋延绳钓渔船捕捞努力量. 杨胜龙,张胜茂,周为峰,崔雪森,张忭忭,樊伟. 2020

[2]基于卫星AIS的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场分布研究. 原作辉,杨东海,樊伟,张胜茂. 2018

[3]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密度概率分布特征. 蔡研聪,黄梓荣,许友伟,孙铭帅,徐姗楠,张魁,陈作志. 2019

[4]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在海洋渔业中研究应用现状. 于琳琳,樊伟,张衡,戴阳,万里骏,王斐,石永闯,杨胜龙. 2024

[5]浙江省帆张网捕捞强度分布的提取方法. 裴凯洋,张胜茂,樊伟,侯娟,汤先峰,朱文斌. 2020

[6]基于东海底层鱼类长度谱的捕捞强度变动判别. 严利平,杨林林,刘尊雷,程家骅. 2016

[7]基于渔船轨迹的阿根廷滑柔鱼捕捞强度空间分析. 史慧敏,樊伟,张涵,杨胜龙. 2021

[8]基于Stella的江苏近海海域生态足迹模拟分析. 王子超,晁敏. 2017

[9]东海带鱼渔获量对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动的响应. 王跃中,贾晓平,林昭进,孙典荣. 2011

[10]渔业多鱼种综合开捕网目尺寸和捕捞努力量管理目标确定方法探讨. 刘勇,程家骅. 2015

[11]西南大西洋鱿鱼钓渔船作业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杨胜龙,史慧敏,樊伟,张衡,费英杰,张涵. 2022

[12]基于VMS的张网渔船捕捞努力量与网位坐标提取方法. 裴凯洋,张胜茂,樊伟,朱文斌,汤先峰. 2021

[13]船位监控系统数据挖掘与应用研究进展. 郭刚刚,樊伟,张胜茂,郑巧玲,王晓璇. 2016

[14]北斗船位数据提取拖网捕捞努力量算法研究. 张胜茂,杨胜龙,戴阳,樊伟,黄华文. 2014

[15]基于北斗卫星船位数据分析象山拖网捕捞时空特征. 张胜茂,崔雪森,伍玉梅,郑巧玲,王晓璇,樊伟. 2015

[16]基于船位监控系统的拖网捕捞努力量提取方法研究. 张胜茂,张衡,唐峰华,樊伟,黄华文. 2016

[17]基于北斗船位数据的拖网渔船捕捞努力量算法研究. 李丹,鲁峰,徐硕,刘慧媛,薛沐涵,方辉,崔国辉. 2023

[18]东海带鱼渔获量变动原因分析. 王跃中,邱永松. 2006

[19]基于船舶监测系统数据的拖网渔船捕捞努力量估算(英文). 李丹,鲁峰,徐硕,王宇,薛沐涵,倪翰晨,方辉,张漫,马振华,陈作志,许建. 2025

[20]环型和圆型钓钩的力学性能. 刘海阳,宋利明,袁军亭,马骏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