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深度学习的鱼类养殖监测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胜茂 1 ; 李佳康 1 ; 唐峰华 2 ; 吴祖立 2 ; 戴阳 2 ; 樊伟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深度学习;鱼类养殖;鱼体测量;鱼类计数;鱼类游泳行为;鱼类摄食;鱼病诊断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1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鱼类养殖是通过人工方式在水中养殖各种鱼类的经济活动。鱼类养殖可以在淡水、海水或者盐碱水环境中进行,通过各种监测技术和设备来培育和管理鱼的生长和繁殖。传统的鱼类养殖监测方法存在效率低和准确性差等问题。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技术的发展为鱼类养殖监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文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技术在鱼类养殖监测中的应用,并从鱼体测量、鱼类计数、鱼类摄食、鱼类游泳行为和鱼病诊断5个方面分别对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鱼类养殖监测在数据采集与传输、建立鱼类养殖监测数据集、超规模参数模型、终端监测设备边缘计算、数字孪生、智能监测业务化应用不足等问题和展望,旨在为深度学习在鱼类养殖监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 相关文献

[1]基于核相关滤波算法的青鳉游泳跟踪研究. 杨东海,张胜茂,原作辉,汤先峰. 2019

[2]基于帧间光流特征和改进RNN的草鱼摄食状态分类. 刘世晶,涂雪滢,钱程,周捷,陈军. 2022

[3]中国古代水产专书研究. 杨秀英,刘惠,陈欣然. 2018

[4]优质鱼类养殖水环境现状及影响健康养殖主要生态因子的研究. 余瑞兰,聂湘平,赖子尼,魏泰莉,郭叶华,冯志荣,阮光. 1999

[5]有益微生物改善养殖生态研究──Ⅰ.复合微生物分解有机底泥及对鱼类的促生长效应. 李卓佳,张庆,陈康德. 1998

[6]挪威鱼类养殖病害防疫对策及新动向. 赵荣兴,施兆鸿. 2004

[7]笛鲷科鱼类养殖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陆忠康. 1994

[8]渔业养殖区藻源溶解性有机质性质特征对汞甲基化影响. 葛婧婧,何鑫龙,江韬,李凯彬,聂湘平,吴胜春,梁鹏. 2023

[9]胆汁酸调节鱼类糖脂代谢、免疫及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周茜,张俊炜,王升鹏,李超伟,陈松林. 2024

[10]鱼类胚胎干细胞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展望. 陈松林. 2002

[11]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往复式微珠生物过滤器的应用研究. 车轩,刘晃. 2010

[12]导流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流速选择及流态分析. 张成林,倪琦,徐皓,管崇武. 2010

[13]过饱和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 Qu Keming,曲克明,Xu Yong,徐勇,Ma Shaosai,马绍赛. 2008

[14]大菱鲆的引进与驯养试验. 雷霁霖,刘新富,马爱军. 1999

[15]利用反射地震资料和多尺度训练集的深度学习速度建模. 韩明亮,邹志辉,马锐. 2021

[16]基于3-2D融和模型的毛虾捕捞渔船行为识别. 张佳泽,张胜茂,王书献,杨昱皞,戴阳,熊瑛. 2022

[17]基于ResNet的典型养殖鱼类识别方法研究. 涂雪滢,刘世晶,钱程. 2022

[18]基于改进Mask R-CNN的花白鲢去鳞率计算方法研究. 肖哲非,沈建,郑晓伟,徐文其. 2022

[19]基于深度学习的青海湖裸鲤产卵场遥感识别方法. 李鹏程,荣义峰,杜浩,王普渊,刘文成,刁亚芹. 2022

[20]联合地震初至走时与早至波形的深度学习速度建模. 许祥,邹志辉,韩明亮,贾冬顺,周华伟,裴建新,马锐.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