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凡纳滨对虾亲本和子一代群体的线粒体DNA遗传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薇 1 ; 马凌波 2 ; 马春燕 2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奉贤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亲本;子一代;线粒体控制区

期刊名称: 水产科技情报

ISSN: 1001-1994

年卷期: 2016 年 43 卷 03 期

页码: 119-121+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凡纳滨对虾亲本和子一代进行线粒体控制区扩增,经测序共获得53个样本(亲虾15个,子一代38个)的线粒体D-loop区序列,长为530 bp,序列有2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为4.53%,1个插入和(或)缺失位点,共13种单倍型,13个单倍型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8.8%、10.6%、33.6%和7.0%,(A+T)%为82.4%,远大于(G+C)%的17.6%。亲本群体与子一代群体碱基含量相同,没有差异。凡纳滨对虾亲本15个个体有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695,核苷酸多样性为0.010 26,子一代单倍型多样性为0.772,核苷酸多样性为0.01038。凡纳滨对虾亲本群体与子一代群体的遗传距离为0.001,其中亲本群体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45,子一代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120。亲本和子一代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36 44,AMOVA分析显示,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亲本与子一代间无分化。

  • 相关文献

[1]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 . 2019

[2]濒危中华鲟人工群体的繁殖生物学. 罗江,杜浩,危起伟,张辉,乔新美,熊伟,刘志刚,冷小茜,吴金平,沈丽,王成友,吴金明,张书环,周琼,刘源,王科兵. 2020

[3]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及子一代的遗传性状. 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周丽青. 2004

[4]野生中国大鲵与人工繁殖子一代雄性形态及精液特性的比较. 刘鉴毅,谭永安,刘明国,黄荣佳. 2005

[5]高温胁迫对2种杂交石斑鱼存活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邵彦翔,陈超,张廷廷,李炎璐,张梦淇,李文升. 2017

[6]中国鱚群体形态特征和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比较研究. 张红艳,张岩,高天翔. 2012

[7]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红唇薄鳅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申绍祎,田辉伍,汪登强,陈大庆,刘绍平. 2017

[8]基于线粒体D-loop序列的长江口中华鲟幼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丽婷,赵峰,张涛,纪严,庄平. 2019

[9]中国近海黑鲷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多态性分析. 龚金波,苏天凤,夏军红,龚世园,江世贵. 2006

[10]条石鲷养殖群体线粒体控制区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孙鹏,李杰,尹飞,彭士明,柳敏海,施兆鸿. 2011

[11]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线粒体控制区序列遗传变异研究. 肖志忠,肖永双,任桂静,高天翔,涂登志,韩志强,马道远,徐世宏,刘清华. 2013

[12]长江上游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线粒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龙安雨,田辉伍,汪登强,陈大庆,周湖海,段辛斌. 2020

[13]根据mtDNA控制区序列分析野生唇(鱼骨)的种群遗传结构. 佟广香,匡友谊,尹家胜,耿龙武,徐伟. 2011

[14]鲮原种群体的D-loop序列分析. 朱彩艳,江世贵,张殿昌,夏军红,苏天凤. 2008

[15]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中华绒螯蟹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闫龙,宋娜,王俊,鹿志创,高天翔. 2015

[16]线粒体DNA序列变异显示鸭绿江茴鱼为黑龙江茴鱼同物异名. 马波,霍堂斌,姜作发. 2008

[17]中国对虾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比较. 张辉,高天翔,庄志猛,金显仕. 2010

[18]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中国近海竹荚鱼种群遗传结构和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任慧敏,张衡,许莎莎,李圣法,李建生,李治洪,何利军. 2021

[19]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南海圆舵鲣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李敏,李玉芳,张鹏,陈作志. 2016

[20]南海短尾大眼鲷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熊丹,李敏,陈作志,李永振,李玉芳,黄梓荣.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