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海表温和水深的南海北部短尾大眼鲷渔场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范江涛 1 ; 黄梓荣 1 ; 许友伟 1 ; 孙铭帅 1 ; 晏然 1 ; 陈作志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南海北部;短尾大眼鲷;渔场分析;海表温度;水深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26-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4—2017年南海北部200m等深线以浅海域渔业资源调查的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macracanthus)数据,结合遥感获得的海表温度(seasurfacetemperature,SST)数据,首次将渔场水深(D)与SST的乘积(SSTD)引入作为新的变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筛选与渔场关联度最高的变量,将关联度最高的变量与标准化后的单位捕捞努力量(catch per unit effect, CPUE)采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建立模型,对模型理论CPUE与实际CPUE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短尾大眼鲷渔场随季节变化明显,各季节CPUE随SST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季节CPUE最高的海域水深不同,春季为160 m,夏季为140 m,秋季为60 m,冬季为140 m; CPUE与SST、D、SSTD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各季节CPUE与SSTD关联度最高且关联度均超过0.5;将SSTD作为变量, CPUE作为表征渔场好坏的指标值,建立环境因子与CPUE的关系模型,模型理论CPUE高值区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实际CPUE高值区的分布与理论CPUE高值区分布一致,以上结果 P值均小于0.05,模型预测准确。

  • 相关文献

[1]基于水温垂直结构的南海北部近海竹鱼渔场分析. 范江涛,冯雪,陈作志. 2018

[2]南海外海渔场渔情分析预报的探讨. 纪世建,周为峰,程田飞,陈国宝. 2015

[3]北部湾短尾大眼鲷生长和死亡参数的估算. 孙典荣,邱永松. 2003

[4]南海短尾大眼鲷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及种群判别分析. 熊丹,李敏,李永振,李玉芳,张魁. 2016

[5]南海短尾大眼鲷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熊丹,李敏,陈作志,李永振,李玉芳,黄梓荣. 2015

[6]北部湾短尾大眼鲷生长死亡和最佳开捕规格估算. 孙典荣,邱永松. 2003

[7]不同水深条件下刺参养殖池塘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特征. 温彬,高勤峰,董双林,宁鲁光. 2016

[8]山东南部近海秋、冬季星康吉鳗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明坤,张崇良,李敏,牟秀霞,任一平. 2018

[9]天然河道中鱼类对水深、流速选择特性的初步观测——以长江江口至涴市段为例. 杜浩,班璇,张辉,危起伟,陈大庆. 2010

[10]热带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物组成及其多样性. 王啸,王佚兮,刘文俊,石建高,张健. 2022

[11]大珠母贝海区不同深度养殖试验. 郝博飞,黄桂菊,范嗣刚,黎火金,陈明强,莫学军,欧春晓,喻达辉. 2012

[12]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科鱼类的分布. 陈国宝,李永振. 2003

[13]中华绒螯蟹栖息地因子适宜范围的研究进展. 李春波,沈晨晨,冯广朋,庄平,赵峰,张涛. 2023

[14]池塘水深与通气量对微孔曝气增氧性能的影响. 顾海涛,王逸清. 2015

[15]疏浚物倾倒对岚山港临时海洋倾倒区周边海域环境影响的研究. 张亮,宋春丽,任荣珠,王尽文,吴凤丛,张乃星,陈胜舰. 2011

[16]水深对铜藻光合作用、营养组成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孟沛艺,房景辉,王强,汪文俊. 2024

[17]西北太平洋巴特柔鱼渔场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樊伟,崔雪森,沈新强. 2004

[18]智利外海竹筴鱼中心渔场时空变动的初步研究. 牛明香,李显森,徐玉成. 2009

[19]海洋环境因子对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渔场时空分布的影响. 唐峰华,史赟荣,朱金鑫,吴祖立,伍玉梅,崔雪森. 2015

[20]智利外海竹笑鱼中心渔场时空变动的初步研究. 牛明香,李显森,徐玉成.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