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37份大麦新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吕二锁 1 ; 马宇 1 ; 徐广祥 2 ; 巴图 1 ; 渠佳慧 1 ; 李涛 1 ; 刘志萍 1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2.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麦;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4 年 41 卷 005 期

页码: 29-35

摘要: 为更好地选育适宜内蒙古地区种植推广的大麦新品种,以37份大麦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株高、主穗长、单株穗数等9个性状进行主成分、相关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54%~30.52%,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质量、主穗粒数、单株粒数、单株穗数、主穗粒质量等,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小,为8.54%。说明大麦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差异主要由单株粒质量、主穗粒数、单株粒数、单株穗数、主穗粒质量等因素决定,故这些性状的改良对提高大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主成分分析表明,大麦新品种(系)农艺性状的多数信息包含在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3.468%,主要因子为单株粒数、主穗粒数、主穗粒质量、单株粒质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产量与主穗粒数相关性强,达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307),与主穗粒质量、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产量与株高、单株穗数、千粒质量均相关性不大,与主穗长呈现显著负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7份大麦新品种(系)在卡方距离3.0处可聚为3大类群,第Ⅰ类为小粒多棱高产组,第Ⅱ类为高秆大粒组,第Ⅲ类为长穗低产组。

  • 相关文献

[1]二棱大麦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刘志萍,张凤英,包海柱. 2009

[2]大麦核心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吕二锁,马宇,徐寿军,李涛,巴图,渠佳慧,刘志萍. 2024

[3]二棱大麦种质资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宋俊良,李建波,刘志萍,孙浩,毛文跃,巴图,吕二锁,马宇,杜慧婷,徐寿军. 2023

[4]啤用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及部分酿造品质的影响. 包海柱,张凤英,刘志萍,李艳玉. 2010

[5]内蒙古多棱大麦种质资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门秀丽,马岩,李建波,刘志萍,巴图,李国兴,徐寿军. 2023

[6]葫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永行,白立华,单飞彪,杜瑞霞,郭宏强,杨钦方,刘春晖. 2018

[7]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李晓宇,王昆鹏,刘迎春,张一波. 2015

[8]甜荞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刘迎春,丁素荣,魏云山,张晓荣,生国利,张洪涛. 2014

[9]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 刘斌,李书田,王显瑞,柴晓娇. 2014

[10]藜麦种质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逄鹏,张智勇,李立军,齐冰洁,郭占斌. 2020

[11]17个鲜加工型辣椒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王春勇,王耐红,闫颖,李贺,关怡卉,金晓蕾,孙逊. 2023

[12]氮肥对大麦灌浆期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德木其格,刘志萍,王磊,王金波,齐海祥,徐寿军. 2020

[13]不同抗性大麦品种对叶斑病的生理响应及主成分分析. 苏日娜,李建波,刘志萍,巴图,马宇,徐寿军. 2024

[14]内蒙古东部旱作区大麦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包海柱,李春艳,张凤英,张建民,刘志萍. 2013

[15]大豆种质表型性状鉴定与分析. 李强,高聚林,苏二虎,廉博. 2015

[16]基于DUS测试性状的普通小麦测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永行,白立华,单飞彪,杜瑞霞,郭宏强,杨钦方,刘春晖. 2017

[17]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赵禹凯,王显瑞,陈高勋,赵敏,李书田. 2014

[18]马铃薯光合效率遗传分析及综合评价. 谢锐,金晓蕾,韩志刚,程玉臣,赵小庆,张向前,高艳蓉,郭景山,路战远. 2023

[19]基于SRAP分子标记分析彩色马铃薯品种间遗传关系. 谢锐,金晓蕾,周继鸿,郭斌煜,郭景山,韩志刚. 2022

[20]食葵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李素萍,安玉麟,郭树春,聂惠,张明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