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时圣凤 1 ; 王永志 2 ; 李启云 2 ; 王金刚 1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鸭跖草;组织培养;正交实验;再生体系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12 年 24 期
页码: 111-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鸭跖草为试材,以无菌带节茎段、节间茎段、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激素水平对鸭跖草再生体系的影响,以期探讨快速获得大量无性系苗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为幼嫩的带节茎段;最佳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 2.0mg/L+NAA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 2.0mg/L+NAA 0.1mg/L;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 0.2mg/L+NAA 0.1mg/L。
- 相关文献
[1]白三叶高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 齐广勋,杨向东,隋丽,张正坤,郭东全,钱雪燕,邢国杰,杨静,董英山,王金刚,李启云. 2011
[2]84%氯酯磺草胺WDG对鸭跖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大豆安全性评价. 李洪鑫,陈达,张伟龙,闫日红. 2015
[3]12种除草剂对玉米田鸭跖草的防效. 郑建波,陈佳星,张庆栋,苏前富,王义生. 2017
[4]正交实验法优化转基因玉米中植酸酶的提取工艺. 刘娜,柳鸿敏,于壮,张欣芳,盖春宇,邢珍娟,陈奕冰,李静,张明. 2011
[5]复合菌种固态发酵饲料的工艺优化. 阮萍,黄威,李铁柱. 2017
[6]异噁草酮高效降解菌发酵培养基优化. 张金花,刘亚光. 2009
[7]玉竹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王强,李盛钰,王晶,刘春明. 2010
[8]羊草种子胚性组织培养高频再生体系的研究. 王英哲,徐博,张玲,牟书靓,徐安凯. 2023
[9]马铃薯茎段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杨明贺,朱旭,李楠,李传龙,郝东云,贺红霞. 2019
[10]山梨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郑亚杰,姚寰宇,侯佳贤. 2006
[11]马铃薯“春薯4号”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研究. 李楠,朱旭,李传龙,韩忠才,张胜利,贺红霞. 2020
[12]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的初步评价. 刘艳芝,夏彤,王玉民,邢少辰,王中伟,谭化,董英山. 2007
[13]‘霍巴'海棠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裴轶琨,李晓玲,李克秀,李毅丹. 2011
[14]白三叶基因工程改良研究进展. 齐广勋,王金刚,杨向东,郭东全,薛健,张原宇,李启云,董英山. 2011
[15]冷地型草坪草组织培养现状及评述. 高明,杨长海,谭旭华,田子玉,刘艳芝. 2005
[16]蔷薇科果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吴静妍,葛新新,李海英,窦树军. 2020
[17]五味子种子萌发与愈伤组织的诱导. 张华,李姝睿,龙丽坤. 2013
[18]玉米幼胚再生体系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 王奕,范俊山,尚丽霞,于志晶,蔡勤安,马瑞,任贤. 2015
[19]不同高粱自交系幼胚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张美善,赵娜,阎鸿雁,林秀云. 2007
[20]马铃薯组织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华援,王楠,王庆峰,张磊,王丽,仲义.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气CO2浓度升高球孢白僵菌定殖对玉米植株生长及光合的影响
作者:文欢;张正坤;李启云;路杨;隋丽
关键词:气候变化;虫生真菌;内生定殖;促生作用;光合特性
-
玉米内吸白僵菌素对玉米螟和玉米蚜虫取食行为和存活的影响研究
作者:卢奕灼;隋丽;许孟南;路杨;李启云;刘剑锋;张正坤
关键词:玉米;白僵菌素;亚洲玉米螟;蚜虫;取食行为
-
基于东方黏虫卵的异色瓢虫规模化饲养条件的优化
作者:吴钰薇;郑林浩;朱立贺;高鹏;商晔;张国春;李启云;李飞武;徐文静
关键词:异色瓢虫;东方黏虫;规模化饲养
-
球孢白僵菌病毒BbCV2的流行及其遗传多样性
作者:刘洪宇;牛昕泽;孙旸;赵宇;路杨;隋丽;李启云;张正坤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真菌病毒;遗传进化;生物防治
-
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在本氏烟草中的表达及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刘悦;魏天;张春雨;张建峰;王成宇;张芳毓;朱日宁;鞠安琪;王思月;曲磊;张守峰;扈荣良;梁静;王永志
关键词:间接ELISA;非洲猪瘟病毒;马铃薯Y病毒;植物生物反应器;p30蛋白
-
真菌病毒Beauveria bassiana chrysovirus 2(BbCV2)外壳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
作者:路杨;郭文博;隋丽;张庆贺;赵宇;张正坤;李启云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真菌病毒BbCV2;多克隆抗体;免疫荧光;亚细胞定位
-
斜纹夜蛾高致病力生防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作者:田艺帆;张正坤;隋丽;赵宇;路杨;孟钊;石旺鹏;李启云
关键词:斜纹夜蛾;虫生真菌;毒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