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小麦苗期生理与管理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元敏 1 ; 郭绍铮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1986 年 11 期

页码: 8-9

摘要: 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穗器官分化形成期长,有利于小穗小花发育,具有花多、实多、穗大粒多的生态优势;但春季多雨寡照。分蘗成穗率低,限制了穗数的利用潜力;并因为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自然灾害频繁。千粒重难以稳定和提高。据我院多年研究,实现本区小麦高产的途径是运用阶段控制手段,首攻足穗,在足穗的基础上争取大穗,提高和稳定粒重。如扬麦系统品种(下同)应争取每亩有效穗26—30万,每穗35—40粒,千粒重40克左右。小麦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地下部根系增生,地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