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麦田雀麦发生动态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琦 1 ; 于金萍 1 ; 刘亦学 1 ; 白霜 1 ; 王金信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雀麦;发生动态;温度;小麦;产量

期刊名称: 杂草学报

ISSN: 1003-935X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10-16

摘要: 雀麦(Bromus japonicus)是一种越冬性一年生杂草,是我国北方冬小麦田发生最严重的禾本科杂草之一,对小麦造成严重减产。为明确雀麦在我国冬小麦田的田间发生动态规律,于2013—2015年在山东省泰安市雀麦发生严重的冬小麦田进行相关试验。采用固定样方和随机样方取样的方法,研究冬小麦田雀麦的出苗规律及其在田间的消长动态,同时研究不同密度雀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播种后7~30 d为雀麦的出苗高峰期,至12月上旬出苗量占总出苗总量的85.3%。11月中旬,雀麦开始分蘖,平均分蘖数为4.8个/株,比小麦多1.3个/株。3月下旬雀麦生长速度加快,4月下旬平均株高超过小麦,5月中下旬平均株高达到115.0 cm,高出同期小麦24.1 cm。5月中旬,雀麦与小麦单株平均鲜重趋于稳定,分别为17.24、37.72 g。雀麦与小麦在株高、鲜重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外界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当雀麦密度为5株/m~2时,小麦产量损失率达5.35%,表明少数雀麦即可对小麦产量造成显著减产;随着雀麦密度的增加,小麦产量快速下降,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小麦的有效穗密度上,对小麦的千粒质量与穗粒数则影响较小。当雀麦密度为640株/m~2时,小麦产量损失率为36.81%,小麦穗密度减少35.69%。

  • 相关文献

[1]甲基二磺隆和炔草酯防治小麦田禾本科杂草效果研究. 于金萍,刘亦学,张惟,李琦,白鹏华. 2018

[2]不同除草剂对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除治效果研究. 于金萍,刘亦学,张惟,李琦,白鹏华. 2018

[3]天津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动态与综合防治. 刘水芳,于福安,顾红艳,魏立军,张建民,孙淑琴,杨秀荣. 2007

[4]设施萝卜田繁缕发生动态及对萝卜产量性状的影响. 于金萍,刘亦学,李琦,张惟,白鹏华. 2019

[5]天津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及特征研究. 刘宝生,胡瑞瑞,白鹏华,谷希树,李广宇,王大晶,吴海洋,石秋瑾,马恩凤,刘凤明. 2023

[6]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筛选研究. 高伟,邵玉翠,杨军,高贤彪. 2011

[7]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氮素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勇,王立艳,高伟,赵杰,李梦琪,王景余. 2021

[8]黄瓜幼苗部分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庞金安,马德华,李淑菊,霍振荣,温晓刚,林世青. 2002

[9]影响卫青萝卜贮藏品质的几个因素. 王超楠,黄志银,刘晓晖,李梅,张红,范伟强,张斌. 2018

[10]白灰树花菌丝体最适营养生长条件的研究. 周永斌,张志军,刘连强,訾惠君,李凤美. 2010

[11]改进塑料薄膜小型拱棚温、光条件的措施及其效果. 顾自豪,安志信. 2000

[12]番茄苗期地温对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孙德岭,赵前程. 2000

[13]黄伞栽培技术研究. 王文治,周永斌,刘连强,钱磊. 2017

[14]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动态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胡霞,白义川,徐维红,邹德玉,许静杨,刘佰明,谷希树. 2016

[15]不同播种期花椰菜生长发育特性. 刘奎彬,方文惠,张宝珍,李素文,孙德岭,赵前程. 2002

[16]温、湿度对花椰菜蕾期授粉结荚率的影响. 张宝珍,李素文,孙德岭,夏小娣,刘奎彬. 1995

[17]温度对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及其品质指标影响. 张怡,关文强,张娜,刘莉莉,阎瑞香,孙德岭. 2011

[18]不同温度对葡萄采后灰霉病菌的影响. 集贤,张平,朱志强,任朝晖. 2015

[19]杨黑点叶蜂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白鹏华,刘宝生,冯友仁,尹鸿刚,张素芬,许静杨,刘家. 2016

[20]春大棚黄瓜夜间呼吸特性研究. 马德华,庞金安,霍振荣,李淑菊.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