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茶树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峰 1 ; 吴志丹 1 ; 陈玉真 1 ; 江福英 1 ; 朱留刚 1 ; 张文锦 1 ; 翁伯琦 1 ; 尤志明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茶树及乌龙茶加工科学观测站;福建省红壤山地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质炭;氮肥;茶树;氮素利用率;气态损失;氮素残留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331-3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水泥池小区试验,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茶树生长及氮素利用率(茶树吸收、土壤氨挥发、N_2O和土壤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生物质炭且不施氮肥(B_0N_0)处理相比,施氮能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茶树株高、树幅和基部径粗均显著增加,茶叶增产68.06%~112.63%。生物质炭对茶叶产量的影响因施氮量而异,在不施氮(N_0)和减量化施氮(N_1)条件下,配施生物质炭处理茶叶产量增加8.82%和8.75%,而常规施氮(N_2)条件下配施生物质炭处理茶叶产量略有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与B_0N_0处理相比,施氮处理土壤氨挥发和N_2O排放量显著增加;在N_1条件下,配施生物质炭(B_1N_1)处理氨挥发和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5.87%和4.99%;在N_2条件下,配施生物质炭(B_1N_2)处理氨挥发和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9.97%和11.41%,B_1N_2处理氮素减排效果更好。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配施生物质炭均能增加茶树各器官氮含量、~(15)N丰度和Ndff值,有利于茶树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配施生物质炭处理茶树~(15)N利用率和~(15)N残留率分别增加了0.46~3.93百分点和4.09~14.37百分点,~(15)N损失率下降4.54~18.30百分点,其中B_1N_1处理效果优于B_1N_2处理。总体而言,生物质炭配施氮肥促进了茶树对氮的吸收,增加土壤氮素持留,并降低氮素气态损失,从而提高了氮素利用率,以减量化施氮配施生物质炭(B_1N_1)处理茶树能起到"减氮增产"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相关文献

[1]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茶园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WANG Feng,王峰,CHEN Yu-zhen,陈玉真,WU Zhi-dan,吴志丹. 2017

[2]铁观音茶树不同叶位和氮肥用量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戴春山,孔庆波,张青,章明清,李娟. 2014

[3]生物黑炭和氮肥配施对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吴志丹. 2017

[4]连续翻压紫云英对福建单季稻产量与化肥氮素吸收、分配及残留的影响. 王飞,林诚,林新坚,何春梅,李清华,李昱,黄功标,钟少杰. 2014

[5]施用生物质炭对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WANG Feng,王峰,CHEN Yuzhen,陈玉真,WU Zhidan,吴志丹,YOU Zhiming,尤志明,JIANG Fuying,江福英. 2016

[6]不同生物质炭用量对烤烟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王成己,郭学清,曾文龙,黄毅斌,唐莉娜. 2019

[7]生物质炭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作用及应用前景分析. 王成己,郭学清,曾文龙,陈庆河,唐莉娜,黄毅斌. 2019

[8]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炭化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高文慧,叶菁,刘朋虎,王义祥,翁伯琦. 2019

[9]生物质炭调控烟草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王成己,唐莉娜,黄毅斌. 2018

[10]施用生物质炭对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尤志明. 2017

[11]不同材料生物质炭施用对果园土壤性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王成己,王义祥,刘岑薇,黄毅斌. 2019

[12]炭化温度和时间对烟秆生物质炭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王成己,吴志丹,胡忠良,唐莉娜,刘岑薇,黄毅斌. 2017

[13]几种改良措施对酸化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艳春,汪航,李兆伟,叶菁,王义祥. 2022

[14]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研究与应用——以“三聚环保”模式为例. 王成己,李洁静,黄毅斌. 2018

[15]田间老化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氮素形态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王峰,常云妮,吕永铭,陈玉真,孙君,吴志丹,余文权. 2024

[16]浇施沼液对狼尾草植株硝酸盐累积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研究. 黄秀声,黄勤楼,杨信,翁伯琦,陈钟佃,钟珍梅. 2011

[17]稻萍鱼体系中红萍供氮的特点. 翁伯琦,唐建阳,陈炳焕,刘中柱. 1992

[18]涝渍胁迫下施氮量对玉米生物量积累、分配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马仲文,李祖亮. 2023

[19]闽北山垄田稻萍鱼共生体系与萍体氮素循环利用效率研究. 翁伯奇,唐建阳,应朝阳,白雪峰,熊焰,杨涛. 1998

[20]施氮对圆叶决明生物固氮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跃森,王义祥,应朝阳,翁伯琦.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