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飞 1 ; 韩自行 1 ; 宋玉立 1 ; 刘伟 2 ; 周益林 2 ; 李丽娟 1 ; 王俊美 1 ; 秦志英 3 ; 程燕君 4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河南省豫粮集团延津小麦产业有限公司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县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药剂防治;杀菌剂;氰烯菌酯;丙硫菌唑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2 年 48 卷 002 期
页码: 296-3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上重要的真菌性茎基部病害,在黄淮海冬麦区呈广泛流行态势,对我国小麦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评价了不同拌种剂、拔节期喷施杀菌剂以及两者结合使用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药剂拌种防治结果表明:60 g/L戊唑醇FS、25 g/L咯菌腈FS和25%氰烯菌酯SC拌种处理能显著降低苗期病株率,其病株防治效果为63.6%~100%.药剂拌种对灌浆期小麦茎基腐病的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受到年份和地点的影响.2018年开封和2020年内黄的25%氰烯菌酯SC、2019年温县和2020年内黄的30 g/L苯醚甲环唑FS和2020年内黄的30%丙硫菌唑OD拌种可以显著降低小麦灌浆期的病情指数;在2019年温县的25%氰烯菌酯SC和2018年开封的30 g/L苯醚甲环唑FS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病情指数,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25%氰烯菌酯SC、30 g/L苯醚甲环唑FS和30%丙硫菌唑OD拌种处理的灌浆期病情指数防治效果为12.8%~85.1%,增产1.2%~13.1%.拔节期喷施杀菌剂的结果表明:30%多·酮SC、30%丙硫菌唑OD和50%多菌灵WP在小麦拔节期喷雾防治能够显著降低灌浆期的病情指数,病情指数防效为49.5%~59.2%;白穗率防治效果为9.5%~17.9%;病茎率防治效果为46.7%~61.4%;除30%丙硫菌唑OD外,其他2种药剂处理可使小麦增产5.0%~6.1%.药剂拌种结合拔节期喷施杀菌剂的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SC(药种比5∶1 000)单独拌种处理或30 g/L苯醚甲环唑FS(药种比3∶1 000)拌种结合拔节期30%多·酮SC(1 200 mL/hm2)喷雾能够有效降低病情指数24.1%~26.0%,并提高产量10.0%~15.3%.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病菌孢子捕捉和real-time PCR技术的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病菌孢子动态监测及病情估计模型研究
作者:王奥霖;商昭月;张美惠;王贵;胡小平;徐飞;孙振宇;曹世勤;刘伟;范洁茹;周益林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病菌孢子捕捉;实时荧光定量PCR;病原菌监测;病情估计模型
-
腥掷孢酵母17wy1的分离、鉴定及对小麦白粉病防效初探
作者:王俊美;李亚红;徐飞;杨共强;冯超红;李好海;宋玉立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腥掷孢酵母;分类鉴定;诱导抗病性;防治效果
-
苯醚甲环唑拌种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冯超红;李丽娟;张姣姣;王俊美;李亚红;刘露露;韩自行;石瑞杰;万鑫茹;徐飞;宋玉立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苯醚甲环唑;根际微生物;镰孢属;共现网络
-
球毛壳菌促生防病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冯超红;李丽娟;张姣姣;王俊美;宋玉立;李好海;徐飞
关键词:球毛壳菌;生防机制;应用潜能;发酵工艺;基因工程;生防效果
-
我国小麦新病害茎基褐腐病发生危害及病原学
作者:石瑞杰;徐飞;宋玉立;李前进;刘露露;范志业;李亚红;韩自行;张姣姣;冯超红;王俊美;周益林
关键词:小麦茎基褐腐病;Microdochium majus;M. nivale;鉴定;致病力
-
小麦茎基腐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赵利民;冯超红;蒋向;王俊美;徐飞;宋玉立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刀菌;防治技术;综合防治
-
黄淮麦区主栽小麦品种抗茎基腐病评价及茎秆和籽粒中毒素积累分析
作者:徐飞;李淑芳;石瑞杰;王俊美;刘继红;周益林;宋玉立;赵国建;张姣姣;李亚红
关键词:小麦品种;茎基腐病;抗病性;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