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琦 1 ; 李希臣 1 ; 刘昭军 1 ; 雷勃钧 1 ; 刘钰平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2.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
关键词: 大豆;高蛋白;密度;施肥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6 年 03 期
页码: 37-39
摘要: 对高蛋白大豆品种黑生101进行栽培密度和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栽培密度为25万株/hm2左右时产量最高,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黑生101的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一定影响,叶喷肥及宝鹤大豆肥效果明显,进而提出了高蛋白大豆黑生101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 相关文献
[1]不同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石绍河,陈维元,姜成喜,付亚书,姜世波,景玉良,符强. 2012
[2]外源DNA直接导入(DIED)法的大豆分子育种成效. 雷勃钧. 2002
[3]外源DNA直接导入法的大豆分子育种成效. 雷勃钧,钱华,李希臣,刘昭军. 2005
[4]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牡豆15选育与栽培要点. 王燕平,李文,宗春美,齐玉鑫,孙晓环,白艳凤,孙国宏,王晓梅,徐德海,侯国强,张帅,任海祥. 2020
[5]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农5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瑞萍,高明杰,张必弦,王家军,韩新春,刘秀林,王雪扬,李进荣. 2021
[6]诱变获得高蛋白抗病大豆新种质的研究. 王培英,郭玉虹. 1996
[7]大豆高蛋白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杨喆,刘丽君,高明杰,蒲国锋,张雷. 2008
[8]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张宝龙,管明华,程晓娟,宗春美*,王正峰. 2013
[9]外源DNA直接导入(DIED)法的大豆分子育种成效. 雷勃钧. 2001
[10]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绥农7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曲梦楠,付春旭,张维耀,高陆思,潘文婧,孙亚男,景玉良,王金星. 2022
[11]高蛋白抗病大豆新种质龙品03-311的选育与利用. 齐宁,魏淑红,林红,刘广阳,杨雪峰. 2006
[12]极早熟大豆品种金源71及栽培技术. 陈祥金,吴纪安,于晓光,崔杰印,位昕禹,崔少彬,谭娟,魏然. 2019
[13]早熟高蛋白大豆品种黑河43. 刘发,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贾洪昌,刘英华,韩德志. 2018
[14]大豆新品种农生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肖佳雷,柏锡,郭杨,戴常军,孙继海,梁禹男,贺海生,李勇. 2022
[15]高蛋白无腥味大豆绥无腥豆2号的选育与推广. 付春旭. 2018
[16]通过直接引入外源DNA育成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生101. 雷勃钧,钱华,李希臣,卢翠华,周思君,韩玉琴,刘昭军,刘广阳,杨兴勇,董全中,赵凯,赫世涛. 2000
[17]优质高效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绥农94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曲梦楠,王金星,付春旭,张维耀,高陆思,潘文婧,孙亚男,付亚书,姜成喜,姜世波,景玉良. 2022
[18]早熟高蛋白大豆品种黑河43. 刘发,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贾洪昌,刘英华,韩德志. 2018
[19]水稻不同栽培密度与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 聂守军,高存启,张广彬,谢树鹏,刘静. 2007
[20]大兴安岭沿麓地区优质强筋春小麦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 王岩.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金波;王永斌;谭巍巍;刘昭军
关键词: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
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龙稻205的选育
作者:曾宪楠;王麒;孙羽;宋秋来;李希臣;李琬
关键词:龙稻205;粳稻;优质;选育
-
大豆品种对苜蓿花叶病毒的抗性鉴定
作者:武晓云;姜雪;王馨玥;杨英帅;张莹;王宇婷;马廷帅;刘琦;刘鑫磊;栾晓燕;程晓非
关键词:苜蓿花叶病毒;病情等级;分子检测;抗性;耐病性
-
水稻倒伏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研究进展
作者:孙羽;曾宪楠;王麒;宋秋来;王曼力;李希臣;冯延江
关键词:水稻;倒伏;影响因素;措施
-
山麦冬水提物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缓解作用及机制
作者:宋肖;李微;周茜;胡晓悦;张文静;徐红丹;刘琦;张国华;丁露
关键词:山麦冬;急性肺损伤;IL-1β;TNF-α;NF-κB
-
大豆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晓宇;王永斌;张金波;谭巍巍;肖晖;韩新春;刘昭军;王广金
关键词:大豆;育种;诱变育种技术;应用
-
诱变育种技术在大豆育种与基因挖掘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作者:张金波;夏善勇;王永斌;谭巍巍;李赵博;肖辉;韩新春;刘昭军
关键词:大豆;诱变;育种;基因挖掘;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