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陆地棉86-1(G.hirsutum L.)与辣根棉(G. armourianum Kearn.)种间杂种及其利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钱思颖 1 ; 周宝良 2 ; 黄骏麒 2 ; 彭跃进 2 ; 顾立美 2 ; 徐英俊 2 ; 沈新莲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

关键词: 陆地棉;辣根棉;种间杂种;染色体构型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5 年 21 卷 05 期

页码: 592-5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陆地棉品种86-1 G.hirsutum L.×辣根棉C.armourianum Kearn.F_1染色体2n=3x=39,平均染色体构型为14.051+12.45Ⅱ+0.01Ⅲ。F_1直接与陆地棉回交,得到的BC_1F_1是一株混倍体(mixploid),其染色体为54—67个,其中2n=65的整倍体(euploid)只占15.7%,非整倍体(aneuploid)占82.8%,平均2n=61,平均染色体构型为7.741+25.83Ⅱ+0.45Ⅲ+0.06Ⅳ+0V+0.01Ⅵ。又以BC_1F_1为母本,与陆地棉二次回交,BC_2F_1苗期夭折;而以陆地棉为母本、BC_1F_1为父本回交的BC_2F_1生长健壮,有些辣根棉性状继续传递。通过多年选育已获得一些结铃性强、中长绒纤维高品质、高衣分的新材料。

  • 相关文献

[1]陆地棉与三裂棉、斯特提棉和A111种间杂种F_1的形态与细胞学. 周宝良,彭跃进,沈新莲,黄骏麒,钱思颖. 1996

[2]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研究. 张香桂,周宝良,陈松,张震林. 2003

[3]陆地棉(G.hirsutum L.)异常棉(G.anomalum Wawr.& Peyr.)种间杂种的研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钱思颖,黄骏麒,彭跃进,周宝良,应苗成,沈端庄,刘桂玲,胡廷馨,徐英俊,顾立美,倪万潮,陈松. 1992

[4]非洲红茄与栽培茄种间杂种及其回交后代的鉴定. 庄勇,王述彬. 2011

[5]陆地棉与雷蒙德氏棉种间杂种后代的胚胎学观察. 彭跃进,钱思颖. 1989

[6]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种间杂种后代的ISSR分析. 宋波,陈龙正,徐海,郑涛,袁希汉. 2014

[7]栽培番茄×秘鲁番茄杂种再生株的诱导和鉴定. 吴鹤鸣,陆维忠,佘建明,周邗扬,徐鹤林,龙明生,余文贵,陆春贵. 1987

[8]辣椒属种间杂种F1植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吴鹤鸣,丁犁平. 1997

[9]普通番茄与秘鲁番茄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 徐鹤林,余文贵,龙明生,陆春贵,杨荣昌,吴鹤鸣,陆维忠,余建明,周邗扬. 1991

[10]美洲狼尾草和象草种间杂种的细胞学观察. 陈礼伟,杨运生. 1990

[11]象草与象草-美洲狼尾草种间杂种比较. 白淑娟,杨运生. 2002

[12]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种间杂种后代的ISSR分析(英文). 宋波,陈龙正,徐海,郑涛,费月跃. 2015

[13]球茎大麦在大麦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Ⅱ.球茎大麦向栽培大麦的种质转移. 李浩兵,张德玉,仲裕泉,黄友圣,许如根,吕超,黄志仁. 1999

[14]番茄属种间杂种离体培养F_1植株的细胞学分析. 吴鹤鸣,陆维忠,余建明,周邗扬. 1993

[15]番茄种间杂种离体培养及F_1再生株的分析鉴定. 吴鹤鸣,陆维忠,佘建明,周邗扬,徐鹤林,龙明生,余文贵,陆春贵. 1990

[16]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李强. 2000

[17]张謇在中国近代棉种改良事业中的历史地位. 徐纪嘉,何林池. 2001

[18]鸡脚叶陆地棉育种研究进展. 张雪林,韩世杰,彭凡嘉,周德桂,巩养仓. 2016

[19]陆地棉杂种F_2代优势组合的筛选研究.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 2000

[20]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崔世友,韩世杰.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