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省3个番茄种植基地枯萎病菌种群数量监测及生防菌B1619的控病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斌 1 ; 杨晓云 1 ; 刘邮洲 1 ; 陈志谊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番茄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种群数量变化;生防菌B1619;控病效果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5 年 28 卷 06 期

页码: 2521-25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生防细菌B1619对番茄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离鉴定了江苏省铜山、溱潼和沭阳3个番茄种植基地枯萎病菌的种类,检测了番茄全生育期土壤中枯萎病菌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枯萎病菌分别属于镰刀菌属的3个种,它们出现的平均频率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74.5%;茄病镰刀菌F.solani为21.3;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为4.2%。尖孢镰刀菌是引起番茄枯萎病的优势种群。3个番茄种植基地番茄全生育期枯萎病菌种群数量消长规律基本一致,番茄枯萎病菌数量在番茄定殖后迅速繁殖,盛果期达到最大值,采收后数量开始下降。在番茄定植时用生防菌B1619处理土壤后,枯萎病菌的数量明显比未处理过的对照低,在盛果期枯萎病菌的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43%,说明生防菌B1619对番茄枯萎病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3个番茄种植基地开展了生防菌B1619防控番茄枯萎病田间试验示范,结果显示,用生防菌B1619处理土壤后,铜山基地的番茄枯萎病发病率为1.5%(对照17.8%);溱潼基地没有发病;沭阳基地的发病率为0.1%(对照52.3%)。生防菌B1619具有开发成防治设施茄科蔬菜枯萎病生物杀菌剂的潜力。

  • 相关文献

[1]番茄土传病害拮抗菌的筛选和鉴定(英文). 梁雪杰,张婷婷,乔俊卿,杜艳,刘邮洲. 2015

[2]番茄枯萎病菌和青枯病菌拮抗细菌的评价. 张斌,乔俊卿,梁雪杰,刘邮洲,陈志谊. 2015

[3]番茄土传病害拮抗菌的筛选、评价及鉴定. 梁雪杰,张婷婷,乔俊卿,杜艳,刘邮洲. 2014

[4]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脂肽类抗生素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向亚萍,周华飞,刘永锋,陈志谊. 2016

[5]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评价与鉴定. 刘邮洲,陈志谊,梁雪杰,朱剑花. 2012

[6]4种常用杀菌剂对江苏省番茄枯萎病菌的毒力. 杨晓云,张斌,刘邮洲,陈志谊. 2016

[7]29种常用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和青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张斌,梁雪杰,乔俊卿,刘邮洲,陈志谊. 2014

[8]中草药提取物对蔬菜土传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马欣,乔俊卿.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