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病原分析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斌福 1 ; 程海华 1 ; 池洪树 1 ; 方冬兰 1 ; 柯巧珍 2 ; 韩坤煌 2 ; 王凡 3 ; 龚晖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福建省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3.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大黄鱼;内脏白点病;恶臭假单胞菌;16S rRNA;药物敏感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5 年 07 期

页码: 631-635

摘要: 从福建三都澳网箱养殖患病的大黄鱼脾、肾分离到2株优势菌(H2013032002和H2013032003),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病原,应用API-20E生理生化和16SrRNA分子系统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筛选敏感药物。生化鉴定结果显示2株菌与恶臭假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符合度为75.2%;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2株菌与恶臭假单胞菌同源率高达99.0%,确定这2株菌为恶臭假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表明:病原菌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恶喹酸、卡那霉素等4种药物高度敏感。

  • 相关文献

[1]大黄鱼肾脏组织细胞系YCK的建立. Zheng Zaiyu,郑在予,Yang Jinxian. 2018

[2]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颜孙安,姚清华,林香信,林虬,苏德森. 2015

[3]舟山近海棘头梅童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DNA分析. 林能锋,苏永全,丁少雄,王军. 2011

[4]大黄鱼β_2-微球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 余素红,王玉桥,陈新华. 2009

[5]肠道消化吸收相关因子对大黄鱼生长速度的影响. 李英英,陈曦,李素一,李盼,李艳虹,宋铁英. 2015

[6]大黄鱼肾脏组织细胞系(YCK)的建立. 郑在予,杨金先,陈秀霞,龚晖. 2017

[7]不同生长速度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 李英英,陈曦,宋铁英. 2017

[8]口服三七总皂甙对大黄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秀霞,池洪树,许斌福,谢岸桦,方冬兰,龚晖. 2021

[9]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不同毒株的细胞培养及主要衣壳蛋白基因比较. 杨西西,池洪树,郑在予,刘晓东,罗潘潘,许斌福,陈秀霞,龚晖. 2023

[10]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肉质性状的分析研究. 缪伏荣,刘景,王淡华,冯玉兰,李忠荣. 2007

[11]三七总皂苷对大黄鱼抗变形假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 陈秀霞,池洪树,许斌福,谢岸桦,徐梦婷,张丽娟,罗土炎,龚晖. 2023

[12]对两种不同投料方式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柯翎,李素一,张丽娟,陈华,林晨韬,龚晖,陈叙. 2019

[13]2020年中国大黄鱼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韩承义,吴雄飞,许斌福,黄光亮,梁安伟,陈佳,刘家富,陈庆荣. 2022

[14]变形假单胞菌免疫刺激复合物对大黄鱼口服免疫效果的评价. 许斌福,陈秀霞,池洪树,李素一,郑在予,徐梦婷,江秋欢,郑炜强,林能锋. 2024

[15]大黄鱼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许斌福,林能锋,杨金先,俞伏松,董传甫,林天龙. 2002

[16]饲用羽毛肽粉氨基酸营养价值研究. 姚清华,颜孙安,宋永康,罗土炎. 2012

[17]大黄鱼虹彩病毒胞内增殖以及2个功能蛋白的细胞定位. 杨西西,池洪树,郑在予,刘晓东. 2023

[18]对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营养成分的比较. 缪伏荣,刘景,王淡华,李忠荣. 2008

[19]大黄鱼溶藻弧菌外膜蛋白ISCOMs的免疫效果初步研究. 许斌福,林能锋,俞伏松,林天龙. 2008

[20]福建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APD标记及多态性调查. 黄勤,陈曦,杨金先,林能锋.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