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栽培方式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钱华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基质;雾化;栽培方式

期刊名称: 现代日用科学

ISSN: 1002-3941

年卷期: 2003 年 003 期

页码: 44

摘要: 利用气雾法和双层基质无土栽培两种方式生产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前者单位面积1克以上微型薯数量较后者增加76.1%-125%.FAVORITA雾化栽培和基质栽培的匍匐茎数量分别为36.4和2.7条,差异显著.ATLANTIC带根苗和无根苗雾化栽培植株根数、根长,匍匐茎数量、长度及结薯数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后者稍滞后.早熟限品种FAVORITA和中熟品种(ATLANTIC)的结薯量存在显著差异.

  • 相关文献

[1]基质对不同马铃薯品种微型薯形成的影响. 赵海红. 2015

[2]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 郝智勇. 2017

[3]马铃薯微型薯诱导及打破休眠方法的研究. 刘琦,南相日,刘文萍. 2009

[4]LED补光对日光温室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特性的影响. 钱创建,宿飞飞,王绍鹏,刘振宇,张微,夏善勇,盛万民. 2021

[5]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微型薯数量及产量的影响. 郝智勇. 2017

[6]B_9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及移栽结薯数的影响. 宿飞飞. 2010

[7]我国马铃薯微型薯诱导研究进展. 马爽. 2017

[8]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栽培基质筛选和栽培技术的研究. 吕典秋,李学湛,何云霞,白艳菊,张儒喜,朱财. 2002

[9]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及微型薯繁育技术流程. 马纪. 2018

[10]不同株型大豆品种混合种植增产机理初探. 李铭丰. 2011

[11]栽培方式对寒地玉米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杨克军,王玉凤,张树远,蔡鑫鑫,姜军,王岭,师臣. 2011

[12]白浆土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育性状的影响. 鹿树森,周宝库,马星竹,魏丹,赵清国,高中超,陈雪丽,杨军. 2011

[13]不同节水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生育性状的影响及效益风险分析. 陈书强. 2020

[14]秋延后耐贮运辣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张慧. 2003

[15]不同播种及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闻艳. 2004

[16]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豆丰收24产量的影响. 薛红,杨兴勇,董全中,张勇. 2007

[17]干旱及半干旱地区不同播种处理方式对纤维高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杨慧莹,刘玉涛,王宇先,连永利,周恩昊,徐婷,周超,武琳琳,赵索. 2014

[18]“Ⅱ1465”栽培方式对寒地玉米群体结构特性的影响. 张树远,杨克军,姜军,蔡鑫鑫,施臣,王岭. 2009

[19]粒用高梁机械化栽培的农艺流程与技术要点. 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 2012

[20]水稻栽培技术及机播秧栽培方式研究. 贺强,贺伟民.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