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向阳 1 ; 兰琴英 ; 王安贵 1 ; 祝云芳 1 ; 刘鹏飞 1 ; 陈泽辉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杂种优势;改良效应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7 年 30 卷 10 期

页码: 2168-21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穗部性状是产量的主要构成因子,以玉米杂交种的双亲为"中心",分别对其穗部表型性状不足进行改良,并解析玉米杂交种遗传改良效应;为玉米杂交种的改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配子选择法将优良玉米杂交种鄂玉10号、黔兴201、雅玉889、顺单6号和自交系Ph6wc分别导入QB506得458份改良系,从中选择15份;同时,将优良自交系T32、QB572、QB576和QB48分别导入QR273得367份改良系,从中选择27份;2014年,在3个地点(德江、贵阳和罗平)对100个杂交组合进行表型鉴定,调查8个穗部性状。【结果】联合方差分析表明:试点内区组间的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组合间的方差在P=0.01水平均达极显著。玉米QR273改良系的果穗表型性状差异显著性、变异系数分析表明:不同供体间的同一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呈不规则波动式变化;不同供体大多数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变化幅度小;同时,在QB506改良系上:PH6WC比其他4个供体在穗部性状改良效果明显,变异系数变化幅度大;正确的供体选择对改良优良自交系(受体)的遗传特性十分重要。3点平均产量超过对照10%以上的有26个组合,均由QR273(金玉506母本)的供体QB576与T32,(父本)QB506的供体PH6WC、黔兴201与鄂玉10号提供。【结论】基于杂种优势群内组群的玉米自交系改良,适宜地选择强度下,正确的选择供体能较好地剔除受体的缺点,同时,保持自交系(受体)的遗传特性的优点。

  • 相关文献

[1]不同供体对玉米自交系QR273的改良效应. 郭向阳,陈泽辉,胡兴,兰琴英,祝云芳. 2016

[2]玉米穗部性状QTL定位. 吕学高,蔡一林,陈天青,徐德林,王伟林,刘志斋,王久光. 2008

[3]四百八十七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穗部性状的表型多样性. 李清超,杨珊,张登峰,刘建新,孙开利,吴迅. 2024

[4]玉米穗部性状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聂蕾,何玥,郭爽,王栋,涂亮,刘鹏飞,王安贵,祝云芳,吴迅,陈泽辉,郭向阳. 2023

[5]基于高密度SNP标记对玉米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赵强,陈柔屹,王安贵,郭向阳,刘鹏飞,祝云芳,吴迅,陈泽辉. 2021

[6]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7]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陈泽辉. 2007

[8]优良玉米自交系QB48的选育及应用. 祝云芳,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 2014

[9]配子选择法对玉米自交系QB506的遗传改良效果. 陈建军,陈泽辉,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兰琴英,王安康,刘鹏飞. 2016

[10]优良玉米自交系QR273改良系的遗传特征及其改良效果. 胡兴,陈泽辉,郭向阳,祝云芳,王安贵,赵丽,兰琴英. 2014

[11]玉米自交系耐旱性的田间观察与分子标记检测. 王伟,杨文鹏,王明春. 2014

[12]利用SSR标记分析12份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朱英,陶刚,祝云芳,刘永翔,黄永会,刘作易. 2011

[13]喀斯特高海拔山区玉米骨干自交系遗传多样性RAPD标记分析. 彭忠华,张明生,邱红波,徐如宏,高翔,顾金春,戴保威. 2005

[14]贵州70份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群分析. 杨文鹏,关琦,杨留启,王伟,张文龙,祝云芳,潘敏娜,沈建华,赵致. 2011

[15]高配多抗紫秆玉米自交系XZ 50612的选育及遗传应用分析. 张泽志,王安贵,陈泽辉,唐光顺. 2018

[16]玉米Tuxpeno-Reid和Suwan-Lancaster种质改良研究进展. 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邬成,李娟. 2012

[17]SUWAN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陈泽辉,高翔. 2000

[18]玉米Tuxpeno种质与我国骨干系间杂种优势的关系.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邬成,李娟. 2011

[19]玉米Suwan和Iodent改良系育种应用探索与分析. 郭向阳,吴迅,王安贵,刘鹏飞,涂亮,祝云芳,王良发,陈泽辉. 2021

[20]杂种优势的数量遗传学理论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陈泽辉,吴迅,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刘鹏飞.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