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肌肉中抗生素标记基因(NPTⅡ)检测和表达量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樊佳佳 1 ; 白俊杰 1 ; 简清 1 ; 于凌云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转基因唐鱼;红色荧光蛋白;新霉素磷酸转移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2 年 20 卷 04 期

页码: 88-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获得有特色的观赏鱼,本实验室在2003年将含有海葵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同时含有标记基因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Ⅱ))转入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的受精卵,获得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对其外源标记基因NPTⅡ的表达产物和存在时间进行分析,为评价转基因鱼的生物安全提供依据。本实验对转基因唐鱼和非转基因唐鱼肌肉中抗生素标记基因(NPTⅡ)进行PCR检测和NPTⅡ表达产物的免疫检测试剂条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唐鱼检测到NPTⅡ基因和表达产物,而非转基因唐鱼中均没检测到该基因和表达产物存在。同时在唐鱼死亡后(水温20~25℃),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死亡0(鲜活肌肉)、24、48、72、96、120和144h组的转基因唐鱼肌肉中NPTⅡ蛋白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唐鱼鲜活肌肉中NPTⅡ蛋白在肌肉中的含量为9.12ng/g,随着转基因唐鱼死亡时间增加肌肉中NPTⅡ蛋白含量逐渐减少,死亡96h组转基因唐鱼肌肉中NPTⅡ蛋白已经接近为0。结果表明,转基因唐鱼肌肉中NPTⅡ蛋白在自然环境中容易降解,推测其对环境安全隐患相对较低。

  • 相关文献

[1]食物供应量对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樊佳佳,白俊杰,简清,叶星. 2011

[2]非离子态氨对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的毒性研究. 吴晗,白俊杰,姜鹏. 2013

[3]Tgf2转座系统在转RFP基因斑马鱼上的应用. 吴芳,叶星,邹曙明,张莉莉,孙成飞,田园园,白俊杰. 2014

[4]唐鱼β-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分离及其驱动活性的检测. 王海英,叶星,白俊杰,夏仕玲,劳海华,简清,王琳. 2008

[5]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的繁育和养殖技术. 樊佳佳,白俊杰,姜鹏,简清,夏仕玲,叶星. 2011

[6]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转基因唐鱼中遗传和表达的稳定性分析. 姜鹏,白俊杰,简清. 2012

[7]外源性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在转基因唐鱼中的整合分析. 姜鹏,陈敏,白俊杰,李胜杰,叶星,简清. 2010

[8]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转基因唐鱼中的表达. 陈敏,白俊杰,姜鹏,叶星. 2009

[9]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的遗传分析和生物学研究. 陈敏,白俊杰,何小平,简清,叶星,吴立新,姜鹏. 2009

[10]唐鱼β-actin基因近端和远端启动子的鉴定及其启动活性分析. 王海英,叶星,劳海华,夏仕玲,白俊杰,简清. 2008

[11]鮰爱德华氏菌的红色荧光蛋白标记及其应用. 刘春,陈晓虹,姜兰,曹际振,李凯彬,王英英,常藕琴,王芳,石存斌,林明辉,王庆. 2019

[12]罗非鱼β-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分离及其启动子活性的初步检测. 郁二蒙,叶星,王海英,白俊杰,夏仕玲,劳海华,卢迈新.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