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工厂化循环水繁育系统的胭脂鱼人工繁育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成林 1 ; 吴凡 2 ; 徐皓 2 ; 宿墨 2 ; 管崇武 2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2.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关键词: 胭脂鱼;苗种繁育;循环水繁育系统

期刊名称: 渔业现代化

ISSN: 1007-9580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05 期

页码: 7-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分析胭脂鱼传统繁育方式发展中出现的瓶颈,突出构建工厂化循环水繁育系统模式的必要性及紧迫性。介绍了重庆市万州区水产研究所总设备投资约为185万元、有效养殖水面为537.5 m2工厂化循环水繁育车间的系统构成及运行模式,着重分析了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及繁育车间的运行效果。结果显示:该繁育车间各系统运行稳定,水质指标正常,催产繁育效果明显,胭脂鱼受精卵孵化率及幼苗存活率分别可达93%和92%以上;经过6个批次的繁育,年产量500余万尾;年产值近1 800万元,较往年增值700余万元,车间建设费用1年即可回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备广泛的推广空间。同时,根据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注意事项,并指出优化方向。

  • 相关文献

[1]大菱鲆仔稚鱼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史秀清,王印庚,张正,廖梅杰,李彬,张述智,李华. 2015

[2]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仔稚鱼发育期消化道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特征分析. 史秀清,张正,王印庚,于永翔,邓威,李华. 2015

[3]略论我国海水鱼类苗种繁育和种质改良的研究. 孟振,刘新富,雷霁霖. 2012

[4]中国沿海帘蛤科贝类主要经济种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刘相全,方建光,包振民,王如才. 2003

[5]循环水繁育系统工艺研究. 倪琦,陈军. 2003

[6]胭脂鱼听觉阈值研究. 刘猛,危起伟,杜浩,付子英,陈其才. 2013

[7]基于微卫星标记对长江中上游胭脂鱼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 成为为,汪登强,危起伟,王成友,杜浩,吴金明,李雷. 2014

[8]胭脂鱼寄生单殖吸虫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翟凯旋,习丙文,陈凯,潘良坤,朱新鹏. 2021

[9]纳豆芽孢杆菌在胭脂鱼养殖中的试验研究. 李月,刘晃,吴凡,丁永良. 2011

[10]胭脂鱼早期生活史行为发育. 张涛,庄平,章龙珍,张征,刘鉴毅,Boyd Kynard. 2002

[11]胭脂鱼仔鱼饵料及蛋白质和脂肪需求量的研究进展. 张颂,文华,蒋明. 2013

[12]饲料碳、脂比例对胭脂鱼幼鱼生长及糖代谢的影响. 张颂,蒋明,文华,黄凤,吴凡,田娟,刘伟. 2014

[13]鱼类增殖放流. 朱峰跃,刘绍平. 2016

[14]基于浸泡法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耳石锶标记技术. 杨祖长,胡望娇,冯广朋,张辉,郑跃平. 2024

[15]胭脂鱼亲本放流长江后的运动特征. 吴金明,李飞扬,杜浩,张辉,王成友,李君轶,危起伟. 2019

[16]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对坝下江段胭脂鱼性腺发育及自然繁殖的影响. 刘乐和,吴国犀,王志玲,杨德国. 1992

[17]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精子冷冻保存及对超微结构的影响. 丁小雨,黎琳琳,刘阳,吕宏森,何文平,李振通,王林娜,邱弈树,田永胜. 2025

[18]净水菌在胭脂鱼养殖中的实验. LI Yue,李月,LIU Huang,刘晃,WU Fan. 2011

[19]略论我国海水鱼类苗种繁育和种质改良的研究. MENG Zhen,孟振,LIU Xin-fu. 2012

[20]中国沿海帘蛤科贝类主要经济种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刘相全,方建光,包振民,王如才.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