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鲟鱼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奇 1 ; 郝淑贤 2 ; 李来好 2 ; 杨贤庆 2 ; 黄卉 2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鲟鱼;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挥发性物质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2 年 33 卷 16 期

页码: 142-1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鲟鱼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初步探究鲟鱼特征气味及主要腥味物质。从鲟鱼腹肉、背肉、尾肉、皮、鳃、肝中共检出6 0余种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包括醛类、酮类、醇类、烃类和酸类等,其中醛类、醇类、烃类含量较高。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不同,醛、烃在鲟鱼各部位挥发性物质中所占比重较大,醇类在肝(32.08%)、皮(44.96%)、鳃(5.51%)含量较高;背肉挥发性物质检出总量最低。鲟鱼的主要特征气味为青草味、鱼腥味及脂类气味;己醛、1-辛烯-3-醇等是构成鲟鱼鱼腥味的主要成分。

  • 相关文献

[1]复合添加剂对鲟鱼籽酱(Huso dauricused × sturger schrenckii)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黄卉,何丹,李来好,林婉玲,魏涯,杨贤庆,郝淑贤. 2015

[2]广东流水养殖鲟鱼的探讨. 陈永乐,朱新平,刘毅辉,李俊,黄善衔,陈炎星. 2002

[3]西伯利亚鲟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张洪玉,夏磊,彭翔,刘晓勇,赵明军,齐茜. 2014

[4]我国鲟鱼籽酱加工产业化开发. 林连升,方辉,潘咏平,韩磊. 2010

[5]响应面法优化糟醉鲟鱼湿腌工艺. 赵品,林婉玲,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 2016

[6]5种养殖鲟鱼怀卵差异及周年繁殖. 王斌,彭涛,夏永涛,师伟,张大海,陈金平. 2011

[7]利用超声波技术鉴定幼龄鲟鱼的性别. 王斌,于冬梅,师伟,夏永涛,张大海,辛成明,孟祥龙,陈金平. 2009

[8]江西省井冈山地区鲟鱼养殖技术和效益分析. 孙雪娜,查云飞,冯广朋,周爱珍,王海华. 2020

[9]熏制鲟鱼片的加工技术研究. 詹士立,汪金林,白帆,徐鹏. 2021

[10]我国鲟鱼养殖设施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海耿,倪琦,刘晃. 2016

[11]计算机辅助对几种鲟鱼冻精激活液的比较. 柳凌,OTOMAR Linhart,危起伟,郭峰,张洁明,刘鉴毅. 2007

[12]中国的鲟鱼养殖. 孙大江,曲秋芝,张颖,马国军,王念民. 2011

[13]鲟鱼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 王荻,刘红柏,卢彤岩,华育平,孙大江. 2008

[14]中国特色淡水鱼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袁媛,袁永明,代云云,贺艳辉,龚赟翀. 2020

[15]养殖鲟鱼鱼子酱营养品质分析及比较. 黄艳青,龚洋洋,陆建学,夏永涛,高露姣,胡园,黄洪亮. 2014

[16]鲟鱼杂交优势的利用及问题. 王念民,彭涛,孙大江,曲秋芝,张颖. 2009

[17]美洲白鲟养殖业及人工繁殖技术. 廖国璋. 1991

[18]中国鲟鱼饲料营养成分分析. 陈细华,吴金平,唐丹,褚志鹏,李艳,刘伟,李罗新. 2018

[19]水产养殖逃逸对长江外来种入侵影响:以鲟鱼为例. 高宇,刘鉴毅,张婷婷,冯广朋,张涛,杨刚,庄平. 2017

[20]盐度对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稚鱼的急性毒性. 赵峰,庄平,李大鹏,章龙珍,张涛.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