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菱鲆家系生长和耐热性状对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宝祥 1 ; 张天时 2 ; 刘宝锁 2 ; 孔杰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大菱鲆;家系;耐热性;方差分析;相关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2 年 06 期

页码: 1001-10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40个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家系进行耐热性实验,测定相应生长和耐热性状指标,对耐热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并分析生长与耐热性状的相关情况。结果表明:在各家系生长前期,快速生长家系6个,生长较快家系26个,生长速度一般家系8个。在生长后期阶段,快速生长家系9个,生长较快家系28个,生长速度一般家系3个,仅有8号家系一直为快速生长家系。在耐热性状方面,各家系耐热性平均值在1 367.30~836.30℃.h之间,总体平均值为1 113.00℃.h。高耐高温家系为8号、33号和37号家系,其中33号家系耐热性数值最高,其耐热性平均值为1 367.30℃.h,不耐高温家系为3号、9号、16号、38号和40号家系,其中38号家系耐热性数值最低,其耐热性平均值为836.30℃.h。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家系间耐热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不同生长阶段与耐热性呈现不同的相关性。旨在探明生长性状与耐热性状的相关性,为大菱鲆的耐热家系选育奠定研究基础。

  • 相关文献

[1]大菱鲆选育家系抗鳗弧菌性能. 马爱军,郭建丽,王新安,黄智慧,王婷,商晓梅. 2014

[2]大菱鲆不同家系生长性能的比较. 王新安,马爱军,雷霁霖,杨志,曲江波. 2011

[3]大菱鲆不同进口群体杂交后代的早期生长差异. 于飞,张庆文,孔杰,栾生,张发. 2008

[4]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耐高温品系选育及耐温性能评估. 马爱军,黄智慧,王新安,郭黎,雷霁霖,杨志,曲江波. 2012

[5]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对大菱鲆选育F_1优良家系发育的动态研究. 王新安,马爱军. 2010

[6]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大规模家系选育优良家系的生长发育规律. 王新安,马爱军,黄智慧,刘庆明,郭黎,杨志,曲江波. 2011

[7]大口黑鲈家系早期形态性状的相关和主成分分析. 李铬,白俊杰,李胜杰,叶星. 2011

[8]大菱鲆幼鱼表型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王新安,马爱军,许可,雷霁霖,杨志,曲江波. 2008

[9]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研究. 姜松,黄建华,林黑着,杨其彬,周发林,邱丽华,苏天凤,江世贵. 2013

[10]牙鲆回交、全同胞近交及其亲本家系的微卫星研究. 王磊,陈松林,田永胜,邓寒. 2011

[11]不同模型估计牙鲆家系间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比较分析. 刘永新,刘海金. 2010

[12]雌核发育牙鲆家系的生长比较和形态分析. 石宇光,刘海金,刘永新. 2010

[13]牙鲆家系亲权鉴定的微卫星DNA标记分析. 刘永新,孙朝徽,王玉芬,刘奕,刘英杰. 2015

[14]牙鲆连续三代抗鳗弧菌病家系的筛选与分析. 王磊,陈松林,张英平,范彩霞,刘洋,田永胜,邓寒,刘寿堂,孙德强,谢明树,李文龙. 2013

[15]牙鲆抗鳗弧菌病家系筛选及其分析. 徐田军,陈松林,田永胜,王磊. 2010

[16]中国明对虾单个家系中与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初步筛选. 董世瑞,栾生,孔杰. 2014

[17]牙鲆家系4个选育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王磊,胡灿灿,陈松林,田永胜,邓寒,李文龙,谢明树,牛余泽,庞仁谊,赵永伟. 2015

[18]温度对红鳍东方鲀早期生长和性别分化的影响. 刘永新,周勤,张红涛,姜长波,张福崇. 2014

[19]不同近交程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繁殖性能的影响. 王好锋,高保全,刘萍,李健,潘鲁青. 2016

[20]蛋白水平对不同斑节对虾家系生长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姜松,杨其彬,黄建华,林黑着,邱丽华,江世贵.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