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晓娟 1 ; 何海军 1 ; 寇思荣 1 ; 周玉乾 1 ; 刘忠祥 1 ; 杨彦忠 1 ; 连晓荣 1 ; 周文期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生物产量;农艺性状;营养品质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169-17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寻求青贮玉米(Zea mays)适宜种植密度,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生物产量、农艺性状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种植密度下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的青贮玉米新品种,为试验区青贮玉米生产技术提供优化依据。结果表明,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6个品种高、中密度较低密度分别增产8.1%~43.0%和5.0%~19.9%,以陇青贮2号和北农青贮368增产幅度较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各品种青贮玉米收获天数延长,茎粗减小,持绿性降低,其中高密度较低密度收获天数延长3.2%~10.6%,茎粗减小6.0%~22.8%,持绿性降低2.7%~3.9%。各品种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密度较低密度降低6.8%~13.5%;相反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高密度较低密度增加5.0%~8.5%和5.9%~16.2%。综合生物产量、农艺性状、品质等相关性状,在张掖地区适栽青贮玉米品种为陇青贮2号、武科青贮107和北农青贮368,其中陇青贮2号和北农青贮368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武科青贮107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

  • 相关文献

[1]品种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王瑛,苏亚军,吴建平,李玉,豆思远,张瑞,李泽民,贾莉,雷赵民. 2023

[2]不同种植密度对引大灌区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柴尔政,马佳丽,张红娟,宋淑珍,张真荣,李平,李浩霖. 2024

[3]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燕麦饲草产量、品质和病害的影响. 景芳,南铭,刘彦明,陈富,边芳,任生兰,张成君. 2023

[4]甘肃临夏地区10个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及饲用价值评价. 何振富,王斐,陈平,谢建鹏,贺春贵. 2022

[5]9个青贮玉米品种在兰州新区的适应性鉴定分析. 刘霞霞,雷康宁,王红丽,王昱. 2024

[6]云南元谋地区22份藜麦种质的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分析. 马丽娜,魏玉明,文莉芳,张学俭,杨钊,黄杰,张圣昌,李小雨,刘欢,杨发荣. 2024

[7]种植密度对不同甜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及产草量的影响. 邹凤轩,贺春贵,王国栋,何振富. 2020

[8]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彦军,王兴荣,李玥,李永生,李峰,苟作旺,张恺东,祁旭升. 2021

[9]冷凉灌区马铃薯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平,谢成俊,孙振荣,陈娟,王镭,彭文静. 2023

[10]种植密度对夏季复播光敏型高丹草的影响研究. 边琳鹤,王斐,贺春贵,何振富. 2018

[11]种植密度和施肥对饲用型藜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张圣昌,魏玉明,马丽娜,杨钊,刘文瑜,黄杰,刘欢,杨发荣. 2025

[12]20个青贮玉米品种在陇东南地区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马学军,左愈臻,刘瑞刚,陈平,谢建鹏,王斐,何振富. 2024

[13]解磷微生物菌剂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娟,王文丽,卢秉林. 2010

[14]间作小麦、蚕豆的产量和竞争力对供水量和化感物质的响应. 郑立龙,柴强. 2011

[15]土壤养分对作物茎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生物产量的影响. 赵良菊,刘晓宏,肖洪浪,郭天文. 2003

[16]秸秆还田的生化他感效应研究初报. 杨思存,霍琳,王建成. 2005

[17]播量对麦后复种油菜生物产量及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文元,李腾飞,董博,赵记军,郭天文,张东伟,董青松,曾骏. 2017

[18]添加牛至精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特征及青贮、黄贮玉米秸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王娟,吴建平,焦婷,赵生国,肖元明,雷赵民. 2018

[19]北方地区青贮玉米优良乳酸菌筛选以及初步应用. 顾娴,李晓敏,王国栋,张晓琳,窦晓利. 2020

[20]青贮玉米品种科多4号的栽培技术. 张力,吕军峰.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