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东海陆架区的颗石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栾青杉 1 ; 孙坚强 1 ; 左涛 1 ; 陈瑞盛 1 ; 王俊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颗石藻;赫氏艾密里藻;物种组成;东海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13 年 34 卷 03 期

页码: 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2007年5月东海陆架区航次调查的颗石藻物种组成,给出了调查海区的颗石藻物种名录,并拍摄了出现的颗石藻物种的显微图像。本次调查共记录颗石藻物种23种,隶属于9个科、4个目,其中绝大多数为异晶颗石藻Heterococcolithophore,少数为同晶颗石藻Holococcolithophore。从出现频率来看,皮球石科Syracosphaeraceae的物种居多,特别是条结藻属Syracosphaera的物种,共出现了7种,占到总物种数的30%之多。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Lohmann)Hay&Mohler和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oceanicaKamptner在本次调查的所有采样站点中都有出现,并且记录了赫氏艾密里藻的3种变型(TypeA、TypeB/C和TypeC)。4种新纪录是皮球石科的两种异晶颗石藻:历史条结藻Syracosphaera histrica Kamptner和边孔条结藻Syracosphaera marginaporata Knappertsbusch;具覆球藻科Calyptrosphaeraceae的两种同晶颗石藻:乳突具覆石藻Calyptrolithophora papillifera(Halldal)Heimdal和粗毛盔球藻Corisphaera strigilis Gaarder,并对它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东海陆架区外海受黑潮(Kuroshio)影响的区域,其独特的栖息地环境,有利于颗石藻的快速生长与繁殖,因而出现了较多的颗石藻物种。

  • 相关文献

[1]西菲律宾海26万年来古生产力变化的颗石藻证据. 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徐兆凯,唐正,赵京涛. 2019

[2]山东半岛沿岸颗石藻化石的长期记录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 赵永松,杨庶,单秀娟,金显仕,孙耀. 2019

[3]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4]南沙群岛渚碧礁礁栖鱼类物种和分类多样性及食性特征研究. 李媛洁,张俊,陈作志,江艳娥,龚玉艳. 2019

[5]南沙群岛海域春、秋季浮游介形类生态学特征. 郭伟龙,王亮根,杜飞雁,姜仕军. 2015

[6]庐山西海夏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丁娜,周彦锋,周游,尤洋. 2014

[7]西沙群岛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和分类多样性. 李媛洁,陈作志,张俊,江艳娥,龚玉艳,蔡研聪,杨玉滔. 2020

[8]三都澳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特点. 周进,纪炜炜. 2011

[9]海南岛以南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戴明,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7

[10]长江口崇明东滩夏秋季仔稚鱼的空间分布. 刘欢,陈锦辉,吴建辉,钟俊生,韩梦婷,赵晨. 2021

[11]雅鲁藏布江中游仔稚鱼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郭祉宾,杨德国,陈亮,颜文斌,朱挺兵. 2024

[12]长岛南部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周年变化. 时永强,栾青杉,单秀娟,韦超,赵永松,孙策策,金显仕. 2024

[13]北部湾海域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丰度分布及多样性. 赵汉取,李纯厚,杜飞雁,王学锋,李占东,贾晓平. 2007

[14]长江口东滩湿地东北水域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和丰度的季节变化. 张衡,杨胜龙,张胜茂,康伟,吴祖立,全为民,阮超. 2016

[15]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张衡,全为民,陈渊戈,崔雪森. 2014

[16]龙须菜藻场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周岩岩,李纯厚,陈丕茂,李春晓,马庆涛,杨进,李琦,刘维达. 2011

[17]禁捕首年长江安庆段仔稚鱼群聚特征. 黄中家,田佳丽,王银平,黎加胜,刘凯. 2024

[18]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贾晓平,李纯厚. 2002

[19]东海蛇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 胡芬,李圣法,李建生. 2002

[20]东海近海春季赤潮发生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徐兆礼,陈亚瞿.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