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水晶彩鲫、红鲫和锦鲤的腹膜脏层黑色素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伟 1 ; 李池陶 1 ; 曹顶臣 1 ; 尹家胜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水晶彩鲫;红鲫;锦鲤;体色;腹膜脏层;黑色素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7 年 14 卷 01 期

页码: 144-1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水晶彩鲫(Carassius auratus transparent coloredvar.)、红鲫(C.a.redvar.)和锦鲤(Cyprinus carpio ornamentalvar.)腹膜脏层黑色素进行肉眼观察和密度分布统计。结果表明,这3种鱼的不同体色个体,腹膜脏层黑色素的密度不同。依据黑色素的密度,将其分为Ⅰ~Ⅵ级。水晶彩鲫的腹膜脏层黑色素密度:肉白a个体为Ⅰ级(无黑色素分布),肉白b和红白个体多数在Ⅰ~Ⅱ级,红色个体多数在Ⅰ~Ⅳ级,杂色个体多数在Ⅳ~Ⅵ级,密度表现出依次递增的趋势。红鲫的腹膜脏层黑色素密度:白色个体分布在Ⅲ级,红白个体分布在Ⅲ~Ⅳ级,红色个体分布在Ⅲ~Ⅴ级,杂色分布在Ⅳ~Ⅵ级,青灰色分布在Ⅴ~Ⅵ级,密度依次也表现出递增的趋势。锦鲤的腹膜脏层黑色素密度:体表没有黑色斑纹的红、黄、白、红白和黄白等个体为Ⅰ级,无黑色素分布;体表有黑色斑纹的红黑、黄黑、白黑和红白黑等个体多数有黑色素出现,主要分布在Ⅳ级。[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44-148]

  • 相关文献

[1]水晶彩鲫、红鲫、锦鲤、荷包红鲤杂交子代的生长和体色研究. 徐伟,曹顶臣,李池陶,匡友谊,尹家胜. 2005

[2]肉白水晶彩鲫和红鲫杂交的遗传学. 徐伟,曹顶臣,李池陶,尹家胜. 2006

[3]锦鲤墨蝶呤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定位分析. 胡菊,冯彩,马晓,吴利敏,刘慧芬,宋红梅,胡隐昌,田雪,李学军. 2020

[4]锦鲤microRNA-137系统进化、靶基因验证及表达分析. 李俊茹,马晓,吴利敏,刘慧芬,石西,宋红梅,田雪,李学军. 2021

[5]红白锦鲤GTP环化水解酶1基因(Gch1)的表达及其进化分析. 李晓敏,李炯棠,肖贵宝,宋迎楠,王秀利,孙效文. 2015

[6]发酵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锦鲤生长、体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付豪,宋红梅,牟希东,田雪,刘超,刘奕,杨叶欣. 2023

[7]不同体色鲤的生长、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含量及基因表达比较. 傅建军,朱文彬,罗文韬,王兰梅,罗明坤,董在杰. 2021

[8]几种鲤、鲫鱼腹膜色素细胞的初步观察. 徐伟,曹顶臣,李池陶. 2005

[9]达里湖鲫和人工选育红鲫杂交子代对NaHCO3碱度的耐受力. 常玉梅,孙博,张立民,梁利群. 2019

[10]运用RAPD技术鉴别建鲤雌核发育后代的研究. 司伟,傅洪拓,龚永生,吴滟. 2007

[11]锦鲤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陈凯,梁利国,谢骏. 2015

[12]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长鳍鲤、锦鲤和龙凤鲤的遗传多样性. 孙莉,杨国梁,王军毅,吴婷婷,张海波,吴添文,陈国宏. 2009

[13]葡萄糖酸铬对锦鲤血清中4种激素及肝胰脏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崔培,王景倩,程镇燕,牟希东,乔秀亭,孙金辉. 2018

[14]优质锦鲤的繁殖和培育技术. 汪学杰,胡隐昌,牟希东,罗建仁. 2008

[15]人工诱导三倍体锦鲤繁育技术. 张宪中,傅洪拓,沈勇平,殷文健,包卫空. 2008

[16]锦锂抗寒品系的选育. 徐伟,曹顶臣. 2002

[17]锦鲤Hepcidin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英文). 马志宏,姜娜,邢薇,李铁梁,袁丁,李文通,李炯棠,罗琳. 2017

[18]不同体色锦鲤自交及红白♀*福瑞鲤2号♂杂交子代的生长与形态分析. 郭珺,陈小玉,史秀兰,罗明坤,林凯,董在杰. 2024

[19]锦鲤鳍条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肖艺,曾令兵,徐进,周勇. 2012

[20]黑龙江地区锦鲤的饲养和抗寒研究. 徐伟,刘刚,赵吉伟,杜刚,刘波,祝景怀.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