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允刚 1 ; 王欣 1 ; 唐维 1 ; 刘亚菊 1 ; 唐忠厚 1 ; 靳容 1 ; 闫会 1 ; 马代夫 1 ; 李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橘红肉甘薯;类胡萝卜素;变化类型;经济性状;相关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3 年 46 卷 19 期
页码: 3988-39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橘红肉甘薯块根鲜薯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生育过程中和品种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方法】试验于栽插后50、64、78、92、106、120和134 d调查15个橘红肉甘薯品种的最长蔓长,分枝数,结薯数,茎、叶、柄、块根干率,茎、叶、柄、块根鲜重,测定鲜薯类胡萝卜素含量,薯干淀粉、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分析茎、叶、柄、块根干重,整株鲜重、干重,茎、叶、柄、块根干重占整株干重的百分比等数值,以及类胡萝卜素积累量与其余产量性状的变化和品质性状积累量日增长量的相关性。【结果】橘红肉甘薯块根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总体平稳型、一直增加型和曲折上升型3种变化类型,对最长蔓长、块根鲜重、块根干重、光合产物的分配等经济性状的发育有不同的生物学响应。大多数橘红肉甘薯,尤其是一直增加型品种,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最长蔓长、块根鲜重和干重、光合产物在块根的分配比例显著正相关,与光合产物在叶、柄的分配比例显著负相关,而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不高。类胡萝卜素日积累量增长量与块根鲜重、块根干重、淀粉、可溶性糖和粗蛋白积累量等日增长量呈正相关性,类胡萝卜素积累与块根膨大、干物质及营养物质积累存在协同关系。【结论】由于类胡萝卜素积累与干物质积累存在的协同关系在不同品种中的反应机制不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橘红肉品种间产生差异和分化,存在3种不同变化类型。
- 相关文献
[1]抗虫杂交棉F_1与F_2的经济性状相关特性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2017
[2]甘薯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倾向及其相关性分析. 李强,马代夫,张允刚,王欣,唐维,李秀英. 2011
[3]甘薯主要经济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王欣,张允刚,唐维,马代夫,李强. 2013
[4]蛹虫草子实体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邵颖,陈安徽,刘辉,胡模,赵士琛. 2016
[5]玻璃态贮藏条件下玉米粉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 肖亚冬,宋江峰,李大婧,章园,刘春泉. 2018
[6]羊踯躅花期花瓣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 何丽斯,肖政,苏家乐,刘晓青,李畅,陈尚平. 2017
[7]套袋对桃果实发育后期果皮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颜少宾,金光,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 2019
[8]高等植物叶黄素合成代谢与调控机制. 汪雨茜,李大婧,何伟伟,包怡红,刘春泉,宋江峰,黄午阳. 2018
[9]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发芽玉米中类胡萝卜素富集的影响. 汪雨茜,何伟伟,李大婧,包怡红,刘春泉,宋江峰. 2019
[10]不同透光率纸袋对红肉桃果皮色泽及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影响. 颜少宾,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周平,金光,郭瑞,廖汝玉. 2020
[11]不同透光率纸袋对红肉桃果肉色泽及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影响. 颜少宾,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周平,金光,郭瑞,廖汝玉. 2020
[12]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不同部位类胡萝卜素合成动态及抗氧化活性. 包怡红,罗浩,何伟伟,汪雨茜,周芷亦,李大婧. 2020
[13]不结球白菜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BrCCD4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尹莲,孙玉东,陈龙正,罗德旭,任旭琴,王林闯,许文钊,于雯雯,刘璐,赵建锋. 2023
[14]鲜食玉米籽粒中主要类胡萝卜素鉴定与含量分析. 陈洁琼,宋江峰,何美娟,李大婧,刘春泉,章园. 2015
[15]外源脱落酸对发芽玉米籽粒中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 徐昊,何伟伟,李大婧,包怡红,罗浩,王凡予,张钟元. 2022
[16]光质对红肉桃果肉色泽、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的影响. 颜少宾,周平,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金光,郭瑞. 2021
[17]杏果肉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研究. 颜少宾,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 2011
[18]臭氧对青菜中3种有机磷农药去除效果及V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余向阳,陈峰,徐敦明,刘贤进,张兴. 2005
[19]甘薯块根类胡萝卜素与薯肉色的研究. 蔺定运,李炜,刘晓阳. 1989
[20]银杏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 尹晴红,谢一芝,陈明,蔺定运.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薯U6启动子克隆及其转录活性分析
作者:唐维;后猛;宋炜涵;闫会;王欣;李臣;高闰飞;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U6启动子;克隆;基因编辑;转录活性
-
叶面喷施丹参碳点缓解甘薯低磷胁迫的转录组与代谢组学分析
作者:朱晓亚;张强强;赵鹏;刘明;王静;靳容;于永超;唐忠厚
关键词:甘薯;低磷胁迫;碳点;转录组;代谢组
-
栽插密度和EBR浓度对甘薯鲜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罗元凯;李染秋;李宜蒙;唐维;刘亚菊
关键词:甘薯;密度;EBR;鲜薯产量;品质
-
甘薯块根膨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宋炜涵;后猛;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块根膨大;代谢物;内源激素;基因
-
新时期水稻新品种保护和DUS测试现状与问题探讨
作者:李阳阳;李剑;周欣兴;荆若男;李丹;孙亚伟;苏一钧;胡婷婷;刘亚菊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保护;DUS测试
-
优质高产淀粉型甘薯徐薯37选育及性状鉴定
作者:后猛;李臣;张允刚;闫会;王欣;唐维;宋炜涵;高闰飞;李强
关键词:徐薯37;高淀粉;高产;选育
-
施磷对鲜食甘薯产量、品质及磷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徐薯32为例
作者:刘明;郑冬梅;靳容;赵鹏;张强强;朱晓亚;王静;唐忠厚
关键词:鲜食甘薯;磷肥用量;商品薯产量;磷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