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崎峰 1 ; 蔡鑫鑫 1 ; 吴振明 1 ; 李金良 1 ; 陈海军 1 ; 刘显元 1 ; 项鹏 1 ; 吴瑶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关键词: 玉米;平作;大垄双行;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7 年 02 期
页码: 31-33
摘要: 为探究玉米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技术,通过玉米在平作、常规垄作和大垄双行三种模式下的栽培试验,研究其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作比垄作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但增温效果差;大垄双行不但具有良好的保墒和增温效果,还达到了一定的增产效果,是一种适合高纬寒地的栽培模式。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方式对黑河地区玉米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 张崎峰,巩双印,李金良,陈海军,陈凤芝,张作锋,蔡鑫鑫. 2011
[2]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大豆玉米产量的影响. 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2010
[3]垄改平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辉,刘兴焱,何长安,杨耿斌,纪春学,张恒. 2014
[4]不同覆膜材料对李园土壤温湿度及李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张帅,林存学,郭金玲,杨晓华. 2021
[5]玉米大垄双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刘洋,赵秀梅,王立达,李青超,刘悦,兰英,韩业辉,刘颖. 2023
[6]玉米平作膜上精播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刘玉涛,梁金国,杨慧莹,王宇先,连永利,张树权. 2013
[7]玉米平作耕层水热动态及其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钱春荣,刘英杰,李怀庆,于洋,赵杨,杨忠良,王俊河,宫秀杰,姜宇博. 2011
[8]玉米平作膜上精播技术研究. 王宇先,刘玉涛,李敏,杨慧莹,周恩昊,马波,胡继芳,闫峰,赵蕾. 2014
[9]半干旱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杨慧莹,王宇先,徐莹莹,王俊河. 2016
[10]新型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性能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刘淼,邸树峰,樊超,毕影东,来永才,李炜,刘建新,刘明. 2022
[11]寒地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CO_2排放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宋秋来,王峭然,冯延江,王麒,孙羽,曾宪楠,来永才. 2017
[12]黑土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俊河,郝玉波,姜宇博,钱春荣,于洋,宫秀杰,李梁. 2014
[13]不同深松模式对早熟春玉米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陈海军,巩双印,李金良,张作峰,陈凤芝,张崎峰. 2011
[14]不同深松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赵伟. 2011
[15]耕作方式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玉涛,王宇先,张树权,郑丽华,杨慧莹,连永利,宋玉发. 2012
[16]黑龙江省早熟区玉米平作种植技术的研究. 王辉,刘兴焱,何长安,杨耿斌,纪春学,张恒,程睿钰. 2014
[17]深松对半干旱区土壤蓄水能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徐莹莹,王俊河. 2016
[18]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金光辉,高幼华,刘喜才,尤晗,姜丽丽,孙静,冯玉钿,牟芮,吴立萍,李雅南. 2015
[19]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素的优化. 谢哲权,赵索,董扬. 2022
[20]东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马春梅,邸伟,赵泽松,宋秋来,刁晓林,曾祥亮,杨悦乾,龚振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年生野生大豆地理分布研究情况
作者:魏然;崔杰印;杨树;张武;项鹏;位昕禹;王舒;李敏
关键词:野生大豆;地理分布;资源考察
-
极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15
作者:商全玉;刘安晋;王松;刘柏庆;刘显元;张习文;吴俊彦;刘凯
关键词:极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15
-
12个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的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作者:陈海军
关键词:早熟;玉米品种;农艺性状;评价;黑龙江省北部
-
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密度及生理小种分布研究
作者:张武;项鹏;杨树;李艳杰;李宝华;吴俊彦
关键词:大豆;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生理小种
-
十八份欧洲玉米群体选系主要农艺性状及抗病性评价
作者:陈海军
关键词:玉米;农艺性状;抗病性;评价
-
根瘤菌剂与种衣剂拌种对大豆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艳杰;张武;项鹏;李宝华;杨树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剂;戈兰牌种衣剂;拌种;产量
-
利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揭示生防放线菌XFS-4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
作者:项鹏;杨树;李宝华;李艳杰;李红鹏;鹿文成;栗铭徽;张武
关键词:放线菌;大豆胞囊线虫;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