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河西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艳花 1 ; 马忠明 2 ; 吕晓东 2 ; 张立勤 2 ; 王智琦 2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春小麦;河西绿洲灌区;固定道;水分;产量;蒸散量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2 年 21 卷 11 期

页码: 53-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河西地区采用节水灌溉栽培方式,研究传统耕作(CT)、平作固定道(ZT)、固定道垄作(PRB)和垄作沟灌(FRB)4个处理下春小麦土壤水分、蓄水量、蒸散量、产量及其构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0~10cm土层PRB含水量分别高出CT、FRB、ZT处理13.70%、23.50%、4.80%,春小麦全生育期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0~120cm土壤储水量也表现出PRB>ZT>FRB>CT的趋势。不同处理春小麦蒸散量差异很大,阶段蒸散量表现出CT>ZT>FRB>PRB,三叶期—抽穗期相差最大,CT分别比FRB、ZT和PRB高出15.56%、23.59%和38.73%,阶段蒸散量高峰值集中于生长中后期。PRB处理成穗数在4个处理中达到最大,分别比FRB、CT和ZT处理高出17.03%、2.40%和7.19%。PRB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比FRB、CT和ZT处理高出22.57%、30.49%和18.95%。PRB处理耗水量比FRB、CT和ZT处理少6.70%、28.80%和12.68%。可见,PRB处理节水效果明显,且达到增产的效果。

  • 相关文献

[1]固定道垄作沟灌适宜秸秆覆盖量及冬灌量研究. 王智琦,马忠明,张立勤. 2011

[2]水氮耦合对固定道垄作栽培春小麦根长密度和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陈娟,刘婷婷,吕晓东. 2017

[3]干旱灌区固定道耕作对土壤水热效应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张立勤,吕晓东,潘艳华. 2015

[4]有限灌溉条件下春小麦的蒸散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张永久,马忠明,邓斌,雒淑珍. 2006

[5]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精确灌溉预报系统参数模型的建立. 杨杰,魏邦龙. 2010

[6]绿洲灌区麦田节水高产适宜土壤水分指标研究. 马忠明. 1999

[7]施肥对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胡新元,马忠明,崔云玲,杨君林. 2010

[8]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对玉米间作豌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张立勤. 2013

[9]有限供水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连彩云,马忠明,曹诗瑜. 2013

[10]大量元素水溶肥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杨君林,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张旭临. 2019

[11]生物质炭基肥在河西绿洲灌区制种玉米上的应用初报. 杨君林,车宗贤,冯守疆,赵欣楠,张旭临. 2020

[12]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初报. 吴科生,车宗贤,张久东,卢秉林,杨蕊菊. 2020

[13]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河西灌区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吴科生,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卢秉林,杨蕊菊. 2020

[14]分蘖去留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卢秉林,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吴科生,杨蕊菊,崔恒. 2020

[15]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高效种植方式研究. 胡新元,郭天文,邱进怀,杨生茂,郭永杰,何贵文. 2001

[16]施钾对河西绿洲灌区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胡志桥,郭天文,赖丽芳,王成保. 2008

[17]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陈娟,马忠明,刘莉莉,吕晓东. 2016

[18]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根系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王宁,冯克云,南宏宇,张铜会. 2022

[19]半干旱区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刘五喜,董博,张立功,苏忠太. 2018

[20]河西绿洲灌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及作物系数试验研究. 连彩云,马忠明,吕晓东,曹诗瑜.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