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星晓蓉 1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春油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小孢子培养;恢复系;杂交种
期刊名称: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6-8996
年卷期: 2011 年 04 期
页码: 11-15
摘要: 以双低甘蓝型春油菜品系及其杂交F1为供体材料,对提高小孢子培养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花蕾大小在2.5~3.5mm时,80%以上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双核早期,并且该时期的小孢子最易诱导成胚;供体材料播种在恒定低温条件下更利于产胚;4℃低温处理30 d能显著提高胚状体的成苗率;B5固体培养基中琼脂质量浓度为12 g/L时,诱导成苗率最高。利用小孢子培养方法选育出了青杂6号和青杂7号的恢复系。
- 相关文献
[1]利用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扩大甘蓝型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间遗传差异的研究. 柳海东,姚艳梅,徐亮,杜德志. 2012
[2]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cqDTFA7a加密及其近等基因系构建. 潘云龙,柳海东. 2019
[3]甘蓝型春油菜开花时间主效QTL cqDTFA2a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2019
[4]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加密及位点聚合创建优异早花资源. 柳海东,潘云龙,杜德志. 2020
[5]甘蓝型春油菜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高旭升,田种存. 2014
[6]甘蓝型春油菜磷肥施用量研究. 张文英,陈占全,李月梅. 2010
[7]不同海拔条件下春油菜光合生理和产油量的响应. 徐亮. 2017
[8]甘蓝型春油菜对磷素吸收的动态研究. 张文英,陈占全,李月梅. 2010
[9]氮磷钾肥施用对甘蓝型春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月梅. 2012
[10]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其单倍体应用研究进展. 星晓蓉. 2011
[11]春性甘蓝型油菜几个细胞质雄性不育DH恢复系配合力分析. 星晓蓉,杜德志. 2009
[12]春性甘蓝型油菜胚状体成苗影响因素的研究. 罗玉秀,杜德志,唐国永. 2010
[13]春性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初探. 李秀萍,杜德志. 1997
[14]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种的小孢子培养. 赵志刚. 2013
[15]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6号的选育. 李秀萍,杜德志. 2009
[16]白菜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成胚率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 星晓蓉. 2011
[17]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星晓蓉. 2011
[18]118份春性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桔红花色位点鉴定. 张亚妮,姚艳梅. 2020
[19]基于3个甘蓝型春油菜Pol CMS的优良恢复系选育. 赵绪涛,柳海东,李开祥,徐亮,杜德志. 2021
[20]以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为亲本增强春性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 姚艳梅,柳海东,徐亮,杜德志.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基因遗传分析与初定位
作者:谢立人;星晓蓉;李开祥;杜德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遗传规律分析;初步定位;分子标记
-
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关系研究及叶绿素主效QTL位点cqSPDA2连锁标记开发
作者:叶景秀;柳海东;星晓蓉;李钧;杜德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SPAD值;近等基因系;产量;相关性;连锁标记
-
高产优质适宜机收春油菜新品种青杂15号的选育
作者:徐亮;李开祥;赵志;星晓蓉;姚艳梅;尚国霞;林建荣;杜德志
关键词:春油菜;青杂15号;选育;特征特性
-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作者:星晓蓉;柳海东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产量性状;数量性状遗传位点
-
我国春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杜德志;肖麓;赵志;柳海东;姚艳梅;星晓蓉;徐亮;李开祥;王瑞生;李钧;付忠;赵志刚;唐国永
关键词:春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问题及展望
-
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种间杂种遗传分析
作者:牛妍;赵志刚;余青兰;星晓蓉;杜德志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细胞学
-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其单倍体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星晓蓉
关键词:小孢子培养;胚状体;DH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