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海燕 1 ; 马宝新 1 ; 孙善文 1 ; 王俊强 1 ; 浦子钢 1 ; 韩业辉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关键词: 玉米;嫩单14;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2 年 05 期
页码: 37-39
摘要: 以嫩单14为试验材料,在6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嫩单14玉米品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嫩单14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产量在密度60000株/hm2时达到最高,为9140.97kg/hm2;株高、穗位高、秃尖长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嫩单14最佳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早熟春玉米南北7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海军. 2021
[2]环境和密度互作对合玉29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牛忠林,靳晓春,蒋佰福,邱磊,吴丽丽,李如来,高洪涛. 2020
[3]耕作方式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盖志佳,张伟,刘婧琦,蔡丽君,王谦玉,赵桂范,张敬涛,李彩凤,王玉波. 2015
[4]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影响分析. 赵杨,钱春荣,王俊河,于洋,宫秀杰,姜宇博,杨国航,左辛. 2012
[5]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吴丽丽. 2023
[6]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新品种边单3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 2011
[7]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O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8]不同密度与整枝方式对礼品西瓜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杜志强,王迪,徐慧春,李志学,张宏宇,胡禧熙,赵践韬. 2019
[9]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0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10]种植密度对极早熟春玉米绥玉29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 2017
[11]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2]不同种植密度对龙单32玉米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杜永生. 2010
[13]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对育苗移栽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宇先,李清泉,刘玉涛,连永利,贯春雨,闫锋,王成,胡继芳,谭可飞. 2011
[14]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品种克单12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杨耿斌. 2008
[15]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不同平作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宇. 2019
[16]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陈喜昌,李波,张宇,张立国. 2011
[17]郑单958和先玉335在高纬寒地的适应性研究. 蔡鑫鑫,吕晓丽,谭娟,王舒,张崎峰,刘显元,太万红. 2020
[18]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绥玉19产量的影响. 史淑春,金振国. 2015
[19]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太靖,孟宏,李树军. 2011
[20]不同种植密度和肥量对玉米早熟新品种牡单13产量性状的影响. 张庆娜,傅迎军,白艳凤,孙殷会,王晓东,王晓梅.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松嫩平原耐盐碱大豆品种筛选与利用
作者:张笛;袁明;韩冬伟;王振;孙浩月;朱治佳;王俊强;韩业辉
关键词:大豆;耐盐碱;品种筛选
-
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控害增效药剂组合筛选
作者:刘洋;赵秀梅;王立达;李青超;刘颖;刘悦;兰英;韩业辉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植保无人机;一体化防控
-
防治寒地水稻主要害虫的生物药剂筛选
作者:刘悦;李青超;兰英;赵秀梅;刘洋;王立达;韩业辉;董扬;王俊强;闫锋
关键词:寒地水稻;负泥虫;潜叶蝇;生物药剂;防效
-
种子包衣再浸种双重措施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刘洋;赵秀梅;王立达;李青超;刘悦;兰英;韩业辉;刘颖
关键词:水稻恶苗病;种子包衣;浸种;防治效果;安全性
-
丙酰芸苔素内酯对水稻减药控害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青超;赵秀梅;王立达;刘悦;兰英;刘洋;韩业辉;王连霞
关键词:水稻;丙酰芸苔素内酯;减药;控害;产量
-
密度与化学调控对嫩单22农艺性状及茎秆性状的影响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于运凯;王振;丁昕颖;马宝新
关键词:嫩单22;化学调控技术;农艺性状:茎秆性状
-
防病增产套餐组合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刘洋;赵秀梅;郑旭;王立达;李青超;刘悦;兰英;韩业辉
关键词:玉米;防病增产套餐组合;大斑病防效;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