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子包衣再浸种双重措施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洋 1 ; 赵秀梅 1 ; 王立达 1 ; 李青超 1 ; 刘悦 1 ; 兰英 1 ; 韩业辉 1 ; 刘颖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种子包衣;浸种;防治效果;安全性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37-41

摘要: 为了缓解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水稻恶苗病病害的加重态势,探寻种子包衣+浸种双重处理应用于水稻恶苗病防治的可行性,选用5%精甲·咯·嘧菌FS、62.5 g·L-1精甲·咯菌腈FSC种子包衣,然后用氰烯菌酯浸种,进行田间小区探索试验。结果表明,5%精甲·咯·嘧菌FS、62.5 g·L-1精甲·咯菌腈FSC种子包衣+25%氰烯菌酯SC浸种的双重处理对水稻出苗及生长安全,可以显著增强秧苗素质,对水稻恶苗病的平均防治效果达98.47%~100.00%,显著高于单一种子包衣或单一浸种处理。说明种子包衣再浸种双重处理是提高水稻恶苗病防效的有效措施,生产上,优先推荐5%精甲·咯·嘧菌FS 1 000 mL·(100 kg)-1种子包衣+25%氰烯菌酯SC 2 000倍液浸种,其次推荐62.5 g·L-1精甲·咯菌腈FSC 400 mL·(100 kg)-1种子包衣+25%氰烯菌酯SC 2 000倍液浸种,5%精甲·咯·嘧菌FS 750 mL·(100 kg)-1种子包衣+25%氰烯菌酯SC 2 000倍液浸种,感病品种或带菌种子建议提高施用剂量。

  • 相关文献

[1]10%精甲霜灵·戊唑醇·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刘伟. 2021

[2]恶苗灵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好. 郑镐燮. 1988

[3]氟啶虫酰胺种子包衣对玉米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刘洋,赵秀梅,王泽胤,王立达,李青超,兰英,刘悦,刘颖. 2024

[4]不同除草剂对甜叶菊田间药效的分析. 张武杰,高洪娜. 2019

[5]氨唑草酮土壤处理对春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赵秀梅,郑旭,王立达,刘洋,李青超,王连霞,刘悦,兰英. 2022

[6]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付久才,韩玉军. 2014

[7]适于防治谷子粒黑穗病的拌种剂及药种比筛选. 闫锋. 2024

[8]丙硫菌唑及其复配制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李子豪,兰英,李青超,刘悦,刘洋,赵立光,刘颖,赵秀梅. 2025

[9]水稻品种恶苗病抗性评价与筛选. 于艳敏,武洪涛,刘海英,徐振华,吴立成,杨忠良,张书利,高大伟,闫平. 2024

[10]10%咪鲜胺微乳剂防治水稻恶苗病试验效果初报. 王立柱,赵文清,史磊,孙志远. 2009

[11]恶苗病菌对不同水稻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影响的初步研究. 林佩力,李勇,李静,季宏平,甄鸿杰. 1993

[12]不同药剂拌种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刘显元. 2011

[13]5HB-10A种子包衣成膜干燥机的研究. 赵国福. 2022

[14]种子包衣机PLC控制技术的设计与实验. 任嘉宇. 2023

[15]GA用于脱刺毛番茄种子包衣研究. 晏晖. 1997

[16]一种高寒地区种子包衣工艺设计. 赵国福. 2022

[17]种子包衣机的使用与维护. 赵国福. 2023

[18]大豆多肽对玉米种子萌发及苗期生物效应的影响. 任洪雷,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苏俊. 2016

[19]高效生物活性肥料在小麦上应用效果的研究. 王玉峰,金平,李新民,窦新田,董书民,金晓华,金宵,张治崇,王宪江. 1997

[20]光合细菌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秋菊,焦峰,崔战利,李明贤.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