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颖草和短芒披碱草的染色体FISH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瑞娟 1 ; 陈文杰 1 ; 蒋礼玲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青海西宁

2.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复份库

关键词: 禾草;转座子探针;串联重复探针;异源六倍体;基因组原位杂交;亚基因组;沙生植物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25 年 42 卷 002 期

页码: 371-3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颖草(Kengyilia grandiglumis)和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是分布在青藏高原沙生环境中的两种多年生禾草.本研究采用顺序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应用转座子探针S5和串联重复序列探针AAG对两禾草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GISH信号可成功区分P、H、St和Y4个亚基因组,在此基础上获得了S5和AAG探针在两种植物21对染色体上的分布信息.大颖草中S5信号多分布在端粒及近端粒区,P亚基因组中分布位点最多;AAG信号多分布在近着丝粒区和近端粒区,Y亚基因组中分布的位点最多.短芒披碱草中S5信号分布在端粒、近端粒区、近着丝粒区和臂中部区,H亚基因组上信号比St和Y亚基因组丰富;AAG信号分布在近着丝粒区、臂中部区和近端粒区,信号分布位点在St亚基因组中最少.本研究获得了两种异源六倍体禾草亚基因组水平的染色体信号特征,为大颖草和短芒披碱草种质资源的评价及利用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